生在北方的我酷爱面食,面食种类繁多,其中最爱当属饺子。南来后,这一吃食上的喜好仍未改变。
先生是西北人,也是吃面食长大的。因此,在饮食上,我们算是志趣相投的人。一年中的大小节日、周末空闲时,饺子常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角。
也许因为喜爱,所以各种蔬菜,我都能变着法儿的调成馅儿,包成各种味道鲜香的饺子。前些日子是鲜笋肉馅,眼下这时节,本地的南瓜卖得正火。前天出门买菜,回来走到小区门口,见一个阿婆正在卖南瓜,很新鲜,尽管手里七七八八拎了一堆,还是毫不犹豫的又买了一个嫩南瓜,准备这几天包顿南瓜饺子。
今日得空,开动。家里的擦板不好用,我干脆用刀切片再切丝儿,效果也不赖。切好,撒一小勺食盐,杀出水分,再攥干。加入葱花、肉沫、花椒面,油、盐、酱、生抽,拌匀,馅儿就和好了,喷香的。
先生擀皮,我来包,一会儿功夫,饺子就下锅了。先生煮饺子的当儿,我给小丫头在电饼铛上煎个鸡翅,抽空又剁点蒜沫儿,和点儿蒜泥。
一会儿,饺子上桌,每人一盘。先来几口原味的,嫩南瓜的清香和着肉香,味道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嫩南瓜说是嫩,到底比不上故乡的鲜翠,煮熟后还是“面”了些。不上班,不用顾忌口腔里蒜味对周围人的“污染”,饺子沾蒜泥,家乡味,放开了吃,美美的。
要说这南瓜做馅儿包饺子,还得追溯到我读高中的时候。
那时,做教师的父亲,工资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开着,根本不够维持家用。乡里号召大家制南瓜种子,增加收入,且包回收。家里的苹果树才栽两年,一直干旱,还没有结果。树空儿下的土地种南瓜刚好。正赶上那年雨水也好,种下的南瓜大丰收。令人伤心的是种子公司反悔,说好的回收种子又不要了。
于是,成熟的南瓜咕噜滚蛋堆满了窗户下,田里的嫩南瓜还一地。再便宜也卖不出去,也根本没人买。于是,只好自己吃,用嫩南瓜做馅包饺子,就是那时候开始的。只不过,那是生活的窘境所迫而已,不成想却成就了生活的智慧,从此,饺子的家族于我家而言,又多了一种可入馅的食材。
光自己吃怎能吃的完呢?送人?左邻右舍的连自家的都还犯愁怎么处理呢!于是,人吃不完的,母亲便用来喂猪。那一年的猪在吃食上也算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待遇了吧,因此长得膘肥体壮,等到过年宰杀的时候,那年的猪肉也格外的香。
今日,再次捡拾记忆,将南瓜饺子搬上餐桌,除了享受烟火生活的温馨和美,也算是对过往生活的致敬吧。
一种吃食,一段生活的印记,一段难忘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