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鼻子》,讲述了高僧内供关于自己与众不同的鼻子,而心生烦恼。后经过偏方使长鼻子缩短后,众僧比之前更加嘲笑内供,内供的烦恼也比之前更甚,但奇迹发生了,一夜之后,内供的鼻子又成为最初的样子,众僧反而习惯了内供长鼻子模样。
芥川龙之介用理智的话语归纳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僧人们对于内供的鼻子从一开始的习以为常到鼻子恢复正常时的嘲笑,再到最后的习以为常。小说以讽刺的口吻刻画出僧人的利己主义——希望别人一直处于不幸之中,而脱离了不幸才是不正常的,反而要遭到人们的耻笑!
作者的这篇小说,跟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自己没法任性,犹如是一个身体器官异于常人的人,他努力地想找到一个跟自己一样身体器官的人,却没有找到,就只好忍痛做回正常人,但却遭到更甚从前的窘境。
生活是如此这般的矛盾,正常与不正常都烦恼。暗示作者矛盾的生活就像这长鼻子一样。另一点就是作者设定主人公为僧人,还是高僧,所谓高僧,应是得道之人,六根清净之人,尘世的许多烦恼皆以看透,悟道。可过半百的内供却虚荣心高涨,为自己的长鼻子烦恼,想变回正常的鼻子,也不愿开口,让弟子给自己一个台阶,顺势而为。而且甘愿被弟子使劲踩自己的长鼻子,以得到正常的鹰钩鼻。
试问这样的人何以成为得道高僧,成为众僧的领袖人物?作者以内供这个人物,也恰时地揭露了日本社会现象,即僧不像僧,道亦不能称为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