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梳妆、打扮。
穿上了平日上班时从来不穿的森林风连衣裙。貌似这个年代也已经不再流行日系森女风了,汉服成为了主流。
看着镜子里日渐苍老的的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时光的不可逆。无论穿上多么年轻的衣服,衣服是衣服,你就是你。
简单打理完毕,拎起自己的布袋子,离家出走。
夏日午后的阳光,仿若积攒着无数的能量将人穿透一般,照在身上。无论在身上涂了多少防晒霜,似乎都并未有任何效果,防晒霜之于我,就像给自己编织得一段谎言,仅是抚慰心灵的功效。
周末的图书馆,书架边的地毯上也坐满了人。走到了同工作相关的书架附近,选了一本书。环顾四周,并未有可以坐着看书的地方。矫情的心在告诉我,已经过了可以肆意坐在地上看书的年纪。不死心的自己,来来回回绕了好多个圈,终于趁着有人刚离开,找到了个座位。
翻开书,打开笔记本,拿出笔。
图书馆是能让人心平气和的地方。这里没有歧视,没有阶层。你会看到双鬓半百的老人,会看到外卖的小哥,工地的工人,年轻的学生,拿着电脑的白领。在图书的世界里,大家一同在享受着知识带给自己内心的满足。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第一次看见这个公公图书馆时,第一感觉就是我爱上了这座城市,因为这座图书馆 。同时也感受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均。但它的模样深深吸引了我,没有遗憾感伤,只有心驰向往。也许这就是这个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哪怕不是为了那多一点点的工资收,仅仅就是为了自己的眼界,也是值得的。
写写停停,作为一名生活的记录者记录着书中的内容。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也许每天我都可以过这样的日子。远离工作,远离纷扰。
就这样,下午的时光很容易从笔尖溜走,周末的图书馆闭馆时间很早。心里怨念着为什么不能在周末延长闭关时间,一方面又在想着,如果我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也不想在周末加班。这样想着,心里的那点怨念也就消散无踪了。
看了看手机,距离晚上的音乐会还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图书馆已经闭馆,也不方便回家。决定先吃个晚餐,然后找个咖啡厅,看看书,发发呆。
下午五点,烈日的余温照在土地上,夏日的炎热并未消散。在图书馆附近找了家快餐厅,点了餐厅的新品—夏日凉面尝了一尝。对面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子,他的面前放了一碗牛肉饭和一碗鸡肉饭,吃得正欢。我想:“年轻的孩子真有活力,不过,他真的吃得下两碗么?”事实总是真相的见证者,干干净净的碗底证明了一切。他的父亲一直坐在他的旁边,看着他把两碗饭吃完,并打趣“小小年纪,吃的真不少啊。”
我是一个容易多想的人,脑洞大开变得操心许多。比如:对于我来说,两份饭加起来也不便宜,孩子父亲是舍不得吃么?我以后还是要一个女儿吧,如果是儿子因为他吃得太多会不会养不起?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