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前,同事发来一道题,有些意思,我随机写到黑板上,请全班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交流想法。
题目是:洗衣粉加量不加价,加量25%后零售价还是10元,实际便宜了( )元。
几分钟后,有十来位同学举手,小组交流后,开始全班汇报。
汇报前,我提示:我们先来理一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条件:原价10元,现价10元,不变;
原来数量以及增加了25%的量;
问题:实际便宜了多少元?
想法一:
题目理清后,小海第一个举手:我认为应该便宜了2.5元,因为原本的数量如果看作单位1,加量25%就是增加了1/4,可以把原来的数量看作4份,现在增加了一份就是5份,原本4份数量总价是10元,每份单价就是2.5元。照这样算,现在5份,总价就是2.5×5=12.5元,比实际卖价便宜了多少,就是12.5-10=2.5元。
方法1小海思维比较活跃,语速也较快,很多孩子听完后都处于沉默状态。一会儿后,有同学带头鼓掌,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鼓起掌来。
我问:听懂了吗?有疑问吗?都同意他的说法?
想法二:
小成举手了:我不同意。
你来说说。
小成:我认为可以用方程来解,设原价为x元,x+25%x=10,求出x=8,10-8=2元。
小飞质疑:原价不是和现在的价钱一样吗?就是10元啊!你为什么还要设x?
小成回应:哦哦,不是原价,是原来的重量。设原来的重量是x。
小飞:如果是重量那方程不成立啊!10是价钱,x+25%x也不好等于1元钱啊?
小成摸摸头,转过来再看看自己刚才写的,有些疑惑,可一时又找不到辩解的方向。
我追问了句:你这个x会不会是现在重量所对应的原价?
小成茅塞顿开:是的是的!就是如果按照现在这个重量推算,和之前原本的重量一样的话,就是8元。所以10-8=2元。说完他骄傲地看着台下一脸茫然的大家。
我笑而不语,继续看他们讨论。
想法三:
小涛:老师,这道题的重量不知道,我们可以假设原来的重量是2千克。
想法三说完大家便投以掌声,显然附议者很多。应该说,小涛的方法因为有具体的重量,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这一关系,学生很容易看出前后单价和总价的差距,比较便宜了多少也就一目了然了。
想法四:
小嘉:我用方程的思路来解。
想法四后续在与其他老师讨论中,大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师想法一 教师想法二同时也有老师提出:
教师想法三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大家对题目为什么会产生歧义进行了交流,大家觉得
质疑一道填空题,引发了所有人的思考,从最初的找寻答案,到后续对问题本身的反思,是大家在讨论交流后,对问题逐步深入理解后的思考和追问,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关注的。数学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作固然需要去做,但这些措施如果离开了数学思考,都只会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教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