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小碗菜出品快捷、选择多样、经济实惠,近几年来成为快餐行业的一匹黑马,深受食客喜爱。甚至还出现了湖北小碗菜、江西小碗菜等以地域命名的小碗菜,争相打造属于自己的地域小碗菜品牌。其实,小碗菜是近年来从浏阳蒸菜演变而来的,小碗菜源于浏阳蒸菜!
2
小碗菜的通常做法是先炒再分成小碗放在保温柜出品,属于炒菜。既然是炒菜,就可以按各地不同的美食烹饪习惯来炒,没有固定的做法,也不存在料包秘方一说。但炒菜必须要请厨师或者自己是厨师,生意好点一个还不够,还需要大量的切配人员,所以炒菜是最不节省人力的。而它的最初形式——浏阳蒸菜,操作简单、无需厨师、一次蒸好就几百个菜,不需要分品种单独蒸制,更省时间,更省人力。由于蒸制的过程,油和调料没有浪费,更节约成本,毛利差更大,更营养更卫生。
3
浏阳蒸菜是由客家人在五百年之前迁入浏阳河的源头——大围山时,把客家人独特的干菜、坛子菜、腊制品加工技艺与汉代产生的浏阳豆豉结合,慢慢形成的一种特色风味菜系。客家人离亲别祖、千里迁徙、历尽艰辛、勤劳质朴,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耕作劳动,在蒸饭的时候把调好味的菜放在木甑里面的米饭上面,饭熟了菜也就熟了,端起饭甑就可以吃饭。为了饭甑里面有效的面积可以多摆几个菜,不得不采用较小的碗或者小瓦钵,其实就是小碗蒸菜。
4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鼓励开店做生意当个体户,有些头脑灵活胆子较大的浏阳大围山脚下的农民就到浏阳县城租下铺面,把每天在家里做的这种小碗蒸菜手艺搬到了小饭馆,由于味道美、价格低、上菜快,受到了食客的欢迎,由于需求量大不可能在木甑里面摆小碗,只好在店门口用小煤灶架一口小铁锅,铁锅里面叠起一层层的竹蒸笼,客人进店老板就端起一层层的蒸笼让客人挑选。尤其到了冬天,温暖的煤炉,白色的蒸汽,浓香的味道,食客和老板都热衷于享受这种气氛与温暖。
5
看到小碗蒸菜非常受欢迎,周边店家都开始效仿,更有聪明的店家觉得端起蒸笼选菜不方便,请白铁皮师傅做一个白铁皮的箱子放在煤炉上面,里面放上热水,再把菜品摆在箱子里面,客人来了老板打开盖子所有菜品一次性地展示给客人看,不用再一层一层地搬开蒸笼了,蒸笼只是蒸菜的器具,而出菜就是白铁皮的箱子,这就是保温柜的最初形式,只是现在由白铁皮换成了不锈钢,煤炉加热换成了用电或者煤气。当时在浏阳吃蒸菜已经成为一种特色,很多外地客人都是慕名而来,浏阳人也喜欢到蒸菜馆招待外地朋友,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喜欢把这种小碗蒸菜称之为“浏阳蒸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