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点滴小悟

作者: 汐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6:11 被阅读17次

            《黄帝内经》成书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里,它是中医学者们必读的四大经典之一。

            何谓医学经典,笔者认为是在医学的不同阶段回看此书,会得出不同的感悟。

            《黄帝内经》是大二时所学习的中医基础,但那时总是对内容一知半解,始终印象不太深刻。

            中医很多理论可以天马行空的讲述,但若是不能结合临床,实在难以让大家信服。在上了临床跟诊之后,逐渐对其中一些内容有了共鸣。

    内经点滴小悟
    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读《黄帝内经》时是深觉古人的智慧所在的,他们能够用几个短小精悍的字就讲述出了一段大道理。

            《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在跟诊过程中,时不时有受风受凉之后前来看病的病人,此中,往往不乏有夜间熬夜抑或是在过度劳累后受了风寒的。熬夜、过度劳累之时,往往是人体正气较虚的时候,此时若是再有邪气侵袭人体,往往难以抵御而犯病。

    二、天地人合一思想

            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云:“不知道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者,不可以为工。”有人说:“西医是治人的病,而中医是治病的人。”中医讲天人合一,六邪的致病,与天地之运气有着密切联系。“气相得而合,不相得则病。”

            因此医者当时刻留意天地运气变化,从而对人所患之病有自己的考量,若是能够将天人合一运用到临床,运用到治病救人当中,则当事半功倍,愈人无数也。

    三、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现今很多医家对此深为重视,治未病思想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很多人将此理解为养生。但笔者认为二者是不完全相同。

            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书中就叙述了母亲往往能够在每年的不同节气“预知”到不同的病,从而事先准备好药物供村民服用。笔者跟诊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治未病”思想亦是如此。

            在2017年冬天流感盛行之时,笔者见识到很多医生、老师们懂得事先准备好药方,让未患病的人可以日常服用从而减少患上流感的风险,所谓防患于未然即是如此。医者当有“治未病”思想,如此才可使一些疾病的旺季来得缓和一些。

    四、医食同源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所谓医食同源,身为医者,若是能够将人的健康调养与食物疗养相结合,定当成为上医也。“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五谷养人,五果助人,五畜益人,五菜充人。人的生活与谷物粗粮等离不开,若是能够将医理蕴于日常生活中,用食物“养人”,岂不事半功倍,美哉美哉。

            在广东地区,能够将医理蕴含于日常膳食中,是能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的。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在自身医学知识尚不足以替家里朋友看病之时,食疗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一大瑰宝,个中智慧结晶仍需我们医者自行于临床中探讨体会,医道,道阻且长,唯于经典与临床中不断探寻,方能寻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医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经点滴小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r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