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大可不必抱有过高的期望,那样必然容易遭受打击;
同样,也大可不必彻底地灰心失望,因为这世界还是值得,潘多拉的盒子底部毕竟还藏着希望。
人心惟危,一点不假。不走到最后那一刻,当事人自己都不会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何况是外人呢!
就像许多影视剧里演地那样,一个挺好的人,再遭遇一些重大的人生变故以后,忽然就黑化了,好像彻底换了一个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遭遇了同样的变故甚至更深的打击或者伤害,到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宽恕和善良。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呢?其实,从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来看,无论是哪种结果,其实早都是注定的。
人生的重大变故、打击、伤害,考验的就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根基是否是足够稳固的,足够好的,安全感足够的。
当日常生活中的小挫折并不足以触及到人内心深处根基的时候,人是没有机会洞察到自己本来的样子的。
从这个角度说,困难挫折打击的确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人认识自己聆听自己的难得的机会。“烦恼即菩提”的意义也在于此,万般遭遇都是造化的厚爱。转机就在于你如何看待它。
消极地看待挫折,往往容易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积极地看待挫折,换个角度去面对挫折,解决问题,通常就会使问题变成一个让我们直面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按照克莱因的关系理论,一个好好的人如果在遭遇一些外部环境的打击以后黑化了,那其实是他内在早期客体关系本来就没有建立好的缘故,当外部压力变大以后,原本就破碎脆弱的内部自然就毁灭崩塌了,转向不择手段破坏或者过度追逐名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心理学里面的专业词汇就是过度嫉羡。说到底,婴儿期出现过度嫉羡的孩子,她的问题就已经是注定的了。所谓嫉羡就是一个二元关系,认为客体是坏的,想要吞噬它、占有它,破坏它,毁灭它。同样的,在他的内部成像中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婴儿期就种下了这样的种子,它的内部世界是被一种迫害感推动的,在潜意识深处就认为世界是不好的,自己也是不好的,总有去控制,去破坏,去占有,去毁灭的冲动。
当外部压力不太大的时候,这种冲动还是可以被压制住的,但是一旦外部的压力超出一个临界点时,内部不牢固的客体成像就要崩塌了,在迫害感的推动下,再加上之前一直努力压制而积累的冲动,就会一起爆发出来,破坏力极其强大。通常爆发的,当事人自己也会意想不到。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惟危”。但是一个人如果他的内在世界最底层足够稳固,安全感建立地足够好,在潜意识最深处,它坚信世界是好的,外面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那么往往即使遭遇了巨大的伤害和挫折,到了最后的边缘,它还是能选择善意和宽恕。而不同的选择往往也就造就了之后不同的命运。
只是一个人内部根底的结构好坏,基本在婴儿期童年期就已经被养育者塑造成型了。日后也不过是一个显现而已。显化多少,遇见什么人,毁灭还是重构,也都是个人的造化了。
所以说:人心惟危道心为微。人心无论如何,都是在不停地变动之中的,难以预测难以琢磨。有爱就有恨,有欢乐就有悲伤,有贪婪就有恐惧,总是在两极间游走摆动。
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只有人心彻底消失了,也就是善恶消失了,两级对立消失了,才能上升到更高的整合的层面,从而感受到道的无穷。
这种整合需要非凡的爱,巨大的勇气,无条件的接纳,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困难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