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第二篇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 清谈误国》

《第二篇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 清谈误国》

作者: 慕闲 | 来源:发表于2022-06-21 09:53 被阅读0次

    《第二篇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

    1.孙吴平定后,晋武帝以为天下为一,诸州无事,于是罢州郡兵,以示天下大安。但山涛认为,为国者不可以忘战,州郡不宜去兵。因为诸王一旦发动战争,朝廷将无法控制。

    2.州郡由皇帝控制,封国属于诸王,八王之乱乱到西晋灭亡,就是因为皇帝控制的州郡无武备,而封国则有军队。

    《第三篇 清谈误国》

    1.清议是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清谈则是抽象玄理的讨论。

    2.东汉清议的要旨为人伦鉴识,既指实人物的品题。

    3.魏晋清谈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此时的清谈为当日政治上的实际问题,与其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是士大夫藉以表示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的东西。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此时的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以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

    4.四本论: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曹操求才三令讲的实际就是才性异、才性离的问题。

    5.东汉士大夫以仁孝道德(性)为本,为体,推广至于治国用兵之术(才)为末,为用。他们主张“才性同”,即本末必兼备,体用必合一。

    6.曹氏主张才性异、才性离,司马氏主张才性同、才性合。

    7.“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七人”的事数,即为标榜之意。东晋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则非地名,亦非真有什么“竹林”。

    8.三语掾——将无同。“将无”二语是助词,三语实仅“同”之一语。老庄自然与周孔明教相同之说,为当时清谈主旨之所在。

    9.阮籍将东汉末年党锢名士具体指斥政治、表示天下是非的言论,一变而为完全抽象玄理的研究,遂开西晋以降清谈的风派。所谓清谈,始于郭泰,成于阮籍。

    10.自然与名教不同,本不能合一。但魏末部分名士,早年本崇尚自然,栖隐不仕,后忽变节,立人之朝,位至宰执,势必不能不利用一已有的旧说或发明一种新说,以辩护其立场。这就是名教与自然相同之说的由来。此说意谓自然为体,名教为用,自然为名教之本。名教与自然相同之说,之所以成为清谈的核心,原有其政治上的实际功用。

    11.清谈误国,正因在朝廷执政即负有最大责任的达官,崇尚虚无,口谈玄选,不屑综理世务之故。清谈误国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其时西晋官场,一面侈谈名教与自然“将无同”,一面穷极奢侈享受,名士与高官合为一体,而变乱就在这种风气中孕育。

    12.“格义”的比较,是以内典与外书相配拟(百度:格义是一种类比理解的方法,是个哲学概念。);“合本”的比较,是以同本异译的经典相参校。自北宋以后,援儒入释的理学,皆是格义之流。然则格义之为物,其名虽罕见于旧籍,其实则盛行于后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篇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 清谈误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ws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