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篇》复习之二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白话】国君召孔子使他担任摈相接待外宾,孔子脸色变得庄重肃敬,脚步加快不敢怠慢。向同立的摈相作揖,转向左边或右边的摈相时就相应地朝左或右拱手作礼,衣服随之前后舞动,整齐而不乱。他快步疾趋时,就像鸟舒展着翅膀。宾客辞别后,一定向国君回复所命说:“宾客不再回头了。”
【感悟】这一章是对孔子在接待国宾时的举止行动以及整个礼仪仪程的具体展示和细节描画。整部《论语》,毋庸置疑非常强调“礼”,涉及到人们生活工作以及情感心理各个层面。
程石泉曰:“此节言孔子为摈时之容貌动作,尽符合乎礼仪,记此所以为后人模范者也。”《群经补义》曰:“《史记》谓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非相国之事也。当时鲁政季桓子专之,孔子言之而季孙不违焉耳。所谓‘摄行相事’者,摄相礼之事,若‘夹谷之会,孔子相’是也。君召使摈,是有宾客来,重孔子知礼,特使为摈而兼相。大夫当为承摈,何待于召?所以特召者,承摈而兼摄上摈之事也。揖所与立,摈事也;趋进及宾退复命,摄相事,皆上摈事也。上摈当季孙为之,而使孔子,故曰‘摄’也。”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篇》)恭、慎、勇、直无疑都是好的品质,但如果没有礼适当地节制,反而适得其反。孔子教育儿子孔鲤时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篇》)个人立身处世,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礼。《论话》中很多涉及到“礼”的篇章也非常多。
“傧”是在国宾来访时,接待方传递国君言辞的官员。分为“上傧”“承傧”和“绍傧”,离国君由近到远成列站立。傧之间传话时相互作揖,所以就有文中“揖所与立,左右手”的描述。衣服前后摆动。作揖后传话,再转身走到下一位傧,打躬作揖,身体一俯一仰,俯仰转身,动作幅度较大,带动古人的宽袍大袖飘动起来,就是“衣前后,檐如也”。“宾退,必复命”很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工作中对待上级、同事交代的工作,还是生活中对于亲人、朋友托付的事情,我们应该有这个“复命”的意识,就是件件有着落。“复命”的礼节,我们现在都很觉得陌生,但细想一下,其实天天都发生在身边,最简单的就是比如你从父母家出来后回到家了,给父母打个电话说到家了,他们一下子就放心了,否则他们老惦记着,有的父母还会主动打电话问,这就是最简单的“复命”。我们经常说一个人靠谱不靠谱,是不是也跟这有关系呢?
礼仪姿态虽然只是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却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态仪容必然优雅,这是无法效仿、做作出来的。现在人们往往认为“以貌取人”是眼光太浅,只注重形式,实际上一个人的形象、礼仪与姿态传递出诸多信息,在日常交往中照出自己,也反射对方。
为什么要践行“礼”?当今社会中“礼”是稀缺的,年轻人所谓追求自我、自由、创新,俨然就是要和这些他们认为是死板僵硬的传统礼节划清界限。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礼”的作用,而只当它们是束缚自己的繁文缛节。
礼的作用是什么?首先,礼的功利就是和谐人际关系,有礼的人,社会关系和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等等。其次,再进一步,我们以在“礼”的引领下,逐步养成向内求的好习惯。下学未必能够上达,但上达必须下学。只有坚持在这条路上走,才可能达到越自律越自由的状态,最后才又可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三,礼是通向最高精神境界的路径之一,只有长期通过礼乐的修炼,才能够使自己进德修业,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为什么孔子这么重视“礼”,他把“礼”当作一个抓手,式图阻止礼乐的崩坏,担心人与动物那一点几希的差别也没有了。老子呢,“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看来,社会偏离了大道,才有了提倡道德的必要,仁义忠信虽然背离了自然道德的基本精神,但毕竟还是一些道德原则和观念,道德一退再退,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统治者便制定出一系列的行为标准。礼的出现,其实标志着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的滑坡,所以他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说明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群体,一个家庭,其秩序都是由“礼”来维护的。“明人伦”的“伦”是“类”的意思,各归其类,各守其份,各尊其礼,各尽其责,有序有章,还会有“乱”吗?
“礼”大了说是“天地之序”,未尝又不是人类的秩序?再到我们每个个体,又是自己内在秩序的表现。随意地所谓畅所欲言,不分场合的恣意任性,并不是自我标榜的所谓身心自由,而恰恰是心中无序混乱状态的表现。只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礼”的现实意义以及与自己的人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地追求德性的培养,真正地发自内心去体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价值,“礼”的内核才会重新回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