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按时间顺序,四行仓库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人物获得了成长和蜕变,以端午为例,本来以为只是来打扫战场,结果卷入最激烈的战斗,一来同乡长辈老葫芦就抛下他和小湖北自己逃命,结果丧命日军刀下,我们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普通人,至少没有经历过训练的人,本能的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无法对日军俘虏扣下扳机,让他处心积虑的想要潜水逃跑,但就是在潜逃过程中发现日军的偷袭,河对岸的人们视他为“英雄”时,他微笑着掉头,不再当逃兵,在电影的高潮时他与敌军飞机对射时肚子上被打出一个洞而牺牲,他的形象升华成了堂弟小湖北想象里“国”大过“义”赵子龙,在河对面的戏台上每夜演着“七进七出”。其他北岸人物的刻画大致相同,慢慢从逃避战争到面对战争,完成对自我的升华。老铁从第一次不敢直面敌人,将自己躲藏于麻袋之中,到最后在楼顶挥舞大刀唱出定军山,老算盘终于到了对岸却冲向桥头·····杂牌军最后也编入了正规编制,在最后撤离时他们留下来阻击敌人,实现了“等我死了,你来替我”情节预言。
河对岸的人们虽然没有直接进入到战争中,始终处于“观望”状态下的他们,在北岸将士一次又一次的浴血奋战中,也被唤起了爱国热情,从最初的歌舞升平到最后的群情激愤。采取的仍然是由点及面的叙事策略,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从大学教授到黑帮打手让人物群像更加的完整,真实和可信。比如刀子这个人物,他是赌场的小弟,出场时,他守在桥头,坚决不放穿着军装的老葫芦进入租界,可以说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在一次又一次目睹日军的进攻和国军的殊死抵抗后,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河两岸的沟通。影片最后的过桥撤离,让两岸军民完成了融合,实现了叙事的完整,也引导了观众的爱国情绪与影片一起完成共鸣。
虽然大量的人物描写和刻画让电影的节奏有些拖沓,叙事不清晰,破坏了电影该有的紧张感和揪着人心的力量,而且部分人物有些脸谱化,比如后半段出现的黄晓明,让原本电影就用影像表明的内容口述一遍,有些多余,破坏观影感受,还有郑恺演的绑手榴弹跳楼的士兵,虽然是真实的情节,但是人物没有足够的铺陈,难免戴上“过度煽情”的帽子。但电影在人物刻画上还是瑕不掩瑜,基本实现了有识别度的群像描写,在这些弱兵哀兵里,成功的逼出了人性的光辉和国人的气节,不失为一部既有商业属性又有艺术追求的主优秀旋律影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