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友在一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在我看来有些低俗的民办学校招生广告:
老公:媳妇,饿不?我给你煮碗面啊?老婆:不用。老公:那我去给你洗点水果吧?老婆:不用。老公:那我去洗洗衣服拖拖地吧?老婆:不用……老公:媳妇,那你说我干点啥呢?老婆:你就消停的在那跪到天亮。告诉你多少次了,某某国际学校开始报名啦。孩子上学去某某国际学校,人家教学环境好,价钱又公道,集团办学,国际合作,老师素质好。你就是不听,现在记住了没?老公:记住了!老婆:电话背一遍!老公 :400-……老婆:学校名字说一遍。老公:某某国际学校……
这个招生广告模仿了一个搞笑视频里夫妻二人对话的场景。那原本是一女人罚她的光头老公蹲在酒瓶上、两手端碗、蹲马步的视频——就这样被一国际学校改编成了招生段子,用于招生了……
几群友纷纷点赞。
一群友曰:有创意……
我:有创意,但略显低俗。
……
其实我觉得这个招生广告也没有多少创意的,国人一向都有“山寨”别人的优良传统,广告也是可以的,改一下内容就成了自己的——这也算是创意?我说其“有创意,但略显低俗”纯粹是考虑对方的感受,倘若我上来直接说两个字:低俗……估计就连看热闹的也受不了我的“毒舌”的……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很难接受他人的批评,批评的太直接就受不了。
招生广告也是你的学校文化,招生广告面向社会,甚至可以说也是学校文化的“形象工程”,这关乎学校的品味和层次。
一所国际学校的招生广告按理说可以做得更高雅、更有内涵、更有品味一些,如此赤裸裸的“吸引眼球”式的广告行为也算是突破了学校招生宣传的底线了。
这让人一下想到了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提着公文包的年轻帅哥,不讲话时,大家觉得他很有品味,忽然开口,却讲了满嘴方言出来……
——内涵很重要。
容我多虑一些,招生广告如此低俗,我很担忧这学校的教师队伍、校长等人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
家长对学校最初的了解一定都来自学校的自我宣传,你宣传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你的学校在家长的眼里就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的学校定位高雅,传递出去的信息就应该是有品味的,你的学校不在乎办学的层次和品味,传递出去的信息可能就是低俗甚至恶俗的……
学校是文化圣地,教师、学生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是学校最好的名片,很难想象一所招生广告都如此没有内涵、甚至“略显低俗”的学校,其学校真正的文化内涵在哪里——但愿是我多虑了。
学校还是要有一些文化的——当然,通俗、低俗都是文化。但是学校的文化一定是脱离低俗、走向文明的。所以当一朋友群里与我对话说“有时候低俗也是一种文化”时,我回他:太低俗了就显得没有文化了。
学校文化,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学校还是要有些文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