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我跟他外出,让他帮忙带一包垃圾,他拎着垃圾跟我讨价还价:妈妈,我帮你拎垃圾,拎完你给我1毛钱好不好?我说:好。结果他一边下楼梯一边不好好拎,我就威胁他:你好好拎啊,如果有垃圾掉出来,我要扣你5毛钱。他一听,马上就把垃圾扔在地上,说:那我不干了。
我马上意识到我错了,每一个人都是天然趋利者,当他发现他做一件事的风险高于收益,他直接就不做了。我最终目的应该还是鼓励他帮我做家务的。
所以我们一般用激励的手段来刺激他做我们想让他做的事情:比如说你帮我丢垃圾,正常丢1毛钱,如果没有垃圾掉出来,那么2毛钱。
反之考虑,我们想一下,对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们想禁止他不做,是不是可以调整惩罚措施大于他在这个东西上面获得的利益,比如说玩游戏,让他玩,但是一定是付出大代价的玩,我不赞成利用经济手段去限制他玩手机,因为这个市场说实话是有竞争者的,假如我说在我们家5元钱可以玩10分钟的游戏,他肯定接受,但是有一天他发现在外面有渠道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比如说现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提供玩手机服务,1块钱玩1小时,很多小孩子都到小卖部里面玩,孩子将来如果也有这样的类似渠道,他马上就到外面满足他的需求了,不会来找我们了。
我倾向于厌恶疗法,找一天,让他从醒了就开始玩手机不要吃饭不要睡觉,就一直玩,一直玩,突破他能承受的极限,让他感受到原来也就这样。包括一款游戏,也就是让他一直玩一直玩,反正他的能力也打不了通关,不停的死不停的死,死上很多次以后,他自然后不想再玩了。我看他玩游戏基本上有一关,他不过,玩上五六次,他还不过,他就放弃这款游戏了,再也不想玩了。
也不知道靠不靠谱,但是从孩子身上我找到了很多朴素的经济观,人性的自然驱动,观察孩子是一件很有收获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