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希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孩子引入健康成长的轨道。然而,有的家长往往把握不好分寸,重当老师,轻做朋友,从而步入家庭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 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这样的家长大多认为自己年龄长,阅历丰富,因此与孩子交流时动辄就是“应该如何”、“不许怎样”,硬性用自己的行为标准评判孩子的一切,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做得再好也总要找出几个缺陷与不足。
后果: 孩子的自尊心和成就感极易受到挫伤,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也常常被家长的说教冷水所浇灭。
误区二: 居高临下,唯我独尊
这样的家长通常片面地教育孩子要懂文明讲礼貌,大人说话时不许插嘴,更不得争辩,提出反对意见,使孩子常常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
后果: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心理上与家长之间形成一道隔膜,不愿与家人真诚沟通,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还极易产生自我封闭的人格障碍,表现出拘谨、木讷、不善言谈等性格特点,不利其健康成长。
误区三: 强词夺理,死要面子
这样的家长大多虚荣心强,在孩子面前喜欢摆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姿态,即使错了也不正确面对,甚至寻找理由为自己百般辩解。
后果:这种家长给孩子做出了很不好的示范,使他们因此产生凡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等错误思想,长此以往,极易使孩子步入人生成长的偏道。
百年树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幼苗生长阶段,更应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了让孩子乐意接受教诲,家长首先就应当与孩子平等相待、倾心相处,真正成为无所不谈、知心知肺的朋友,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及时有效地把握孩子思想的脉搏,不失时机地灌输知识的养料和做人的道理,真正成为孩子人生起点的良师。 所以,家长欲做孩子的良师,就应当先做好益友,做益友是当良师的首要条件,当良师是做益友的必要补充。
家长们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1、舍得花时间跟孩子一同嬉戏和玩耍
家长不应以工作忙为借口疏远孩子,应意识到孩子是你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陪伴是任何人和事物都取代不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甚至比投入工作本身更重要。实践证明,凡是与家长关系融洽的孩子,其情商比家庭关系紧张的孩子更高。
2、善于倾听孩子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尽管孩子的观点幼稚可笑,但作为家长也必须认真倾听。因为只有倾听,才能给孩子带来自信;你才有可能更深切地了解孩子;孩子才能够把你当作可以信赖的人。
3、懂得从孩子的视角欣赏、赞美孩子
孩子从呀呀学语开始便期待得到赞美,从爬行开始便希望听到掌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欣赏与赞美是激发他鼓起勇气的号角,也是推动他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当孩子念错字、弹错琴谱时,你的耐心指正,鼓励加油,远比一句啧怪或者一顿责骂要有用得多!
后良师,先益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