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
在无处落脚,惴惴不安的19岁里,为了显示自己的有主见,表达自己的不盲从,不再将任何书奉为圭臬,于是,变得多疑,爱挑剔,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青春注解。
在看当下最受青睐,同时也受抨击的鸡汤文时,我其实是很疲惫的,笔者敲下那样的字,是不是适合我,其内涵是不是值得深究……诸如此类的质疑很多,就算针针见血的文字,我还是会迷惑。十九岁,将二十岁,还是没有给自己准确定位,也曾从不同的人物传记中去寻找适合自己当下的安慰。
刘同所走的路,是我至今都艳羡的生活方式,刘同对生活一惯的热情与激情,亦像极了我心里曾经关回笼子的猛虎。简言之,我崇拜他!我也抱有他所拥有的热情,可我似乎已经自修囹圄,很难绝尘一去、扬鞭千里。我不曾报考中文系,不曾为梦想不顾一切。刘同,他远比我勇敢。
最初接触刘同的文字,也就是在去年十月份,十分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他的文字十分契合我当下的状态,甚至觉得读他的东西,我可以找到解救自己的出口。于是我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搜集他所有的资料和作品。他并非职业作家,而是一个媒体人,他的笔触同大多数80后作家一般冷酷,但他自有其特点,比如无处不在的幽默感和他个人对于青春的注解。
《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书中刘同是以回望的姿态来描述自己十年的奋斗路,围绕年轻人最具共鸣的话题——孤独,字字句句直抵人心。
如同该书的宣传片那样,孤独是个小丑,如影随形。我们憎恶孤独,想杀掉孤独,可孤独始终存在。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不接受孤独才不好,既然无处藏匿,便和孤独相拥,坦然接受,享受他带给我们的成长,学会和自己更好的相处,成为自己世界的建造者。
刘同毕业十年,找到了与世界契合的形状,释放了内心的猛虎,不再有或者说少有那时的纠结和困惑,不再被动的苟合。33岁,他写出这本书,慰藉我们孤独的心。我感觉自己和刘同相似,因为我就是感觉内心有一只虎,我不喜恭维,但我缺乏的是勇敢,不敢释放,也不能直面——孤独。
到十九岁,我也算是走过了几年有独立想法的时光,我的圈子虽然局限,但也算是经历过一些事,交过一些朋友,如大多数同龄的小伙伴一样,经历过孤独,抑或当下正啃噬着孤独。
我总会发现这些年来臆想出来的世界,并不能与现实吻合,我感觉像是被扔到了真空,于是我倍感孤独。细细密密的孤独感,任谁也不愿反复去咀嚼,并且很有可能未来十年仍是我一个人在披荆斩棘。失去朋友,被老师误解,父母的不认同……在青春的岁月里,这些孤独感时常出来“挑弄”我,让我一再质疑自己是否应该妥协,让自己起码现在舒服一点。但我一直没有妥协,所以孤独感会时常出现。
刘同毕业十年后,为我们解读孤独,他的话不是鸡汤,不会让我们解脱于孤独,但会使我们学会直面孤独,享受孤独,在孤独里成长,成长为我们意想不到的样子。
刘同所讲述的三十三个故事,是孤独的三十三个不同形状,是他与孤独抗争并最终从孤独中受益的真实历程。
“好好开始,好好告别”这是关于孤独的故事其一。
刘同的文字惯于调侃,甚至冷酷,但从不缺乏温情。那些称不上浪漫唯美的往事,却是充满温度,充满情怀。音像店的姑娘最终没能彻底浮上水面,而是回到家乡,在没有见到这个世界之前被迫遣返。
若干年后,回忆掠过刘同,他并不能很坦然地释怀。站在回忆的边境,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孤独感袭来,因为他不知道,十几年前嫁做人妇的女孩,如今是否还有回忆的心境。或许当年的小温情早已被庸碌苍白的日子所吞没。
我们,二十岁,也经历了一些开始,一些告别,也算是见过不同的风景。一次又一次告别,以及告别后内心所呈现出的风景,仍会带给我们种种孤独感。或许真的会这样,与昔日好友再无交集,一个人回味过往的美好时,希望不只有徒然,更多的是我们对于彼此存在过的价值得肯定,你曾来过我的生命里,你曾带给我温情,或许这就是我们对于彼此的意义吧。
(寥寥数语,不成体统,拜读刘同的书之后的感受,尽书所上)
申猴·元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