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歌原创集
为什么有人形容中医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为什么有人形容中医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作者: 一叶茶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11:12 被阅读28次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想要正确的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明白王叔和是谁。王叔和是我们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医学家,《脉经》是他的代表作,共十卷,也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王叔和,名熙,叔和是他的字。魏晋之际的医学家。据《甲乙经序》记载,他曾经担任过太医令,整理过张仲景的著作。史书上说他“博好经方,洞摄养生之道。”

《脉经》集魏晋以前的脉学之大成,确立并描写二十四种脉象,定寸关尺三部,叙述各种疾病的脉候,有条不紊,至为详细。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六世纪即传至朝鲜,日本,后又传至阿拉伯国家。

由于王叔和对中医脉象的总结非常准确和成功,他的著作《脉经》被后世奉为圭镍,他本人也被有些后学者尊为脉学之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王叔和在中医医学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高,为什么还会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这句话的出现呢?

这恰恰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句话的本意是说:《脉经》(等古典医学书籍)读的再熟也不如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当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重要。这句话是从医者不能空有理论知识,还要深入生活、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角度来说的。

笔者年青时听老师说过,以前的民间中医学生要从学徒工开始做起,从最基本的杂役开始慢慢过渡和升级到拉药匣子,给患者抓药,历时九年才能正式拜师学艺。

现在想想,古时候的人这么做自有他们的道理:一是人命关天;二是中医学博大精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学不来的。

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古代的中医先生不光是坐在办公室里单纯的开完药方就完事的,他们还要亲自配药,甚至为病人亲自煎药。

不了解中医的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中医的煎药也有很大学问,这个以后再说。

对于有的疑难杂症,医生还要住到病人家里去,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请大夫”。医生在病人家里不光要亲自煎药还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生活习惯。

在临床实践当中,碰到的患者形形色色,导致他们发病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医案:有一个刚刚结婚的年轻男性,头面部和全身肿的厉害,肿到眼睛都睁不开。请了很多的大夫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

后来请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就住到他家里去,通过仔细诊断发现这个年轻人除了头面部和身体肿胀外并没有什么其它问题。

等到他们家人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用力的掰开因为肿胀而很难睁开的眼睛看着大家吃饭,表现出很饿的样子,医生就问他的家人为什么不给年轻人吃东西?

患者的家人就告诉医生说:以前的医生嘱咐患者吃药的时候不能吃东西。这个大夫根据患者的情况诊断他饮食方面不应该有禁忌,就让这个年轻人吃饭。

结果这个年轻人的胃口也很好,医生心里就更加纳闷了。医生看着这个患者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房间中坐了一段时间之后,医生忽然闻到了很浓重的油漆味!他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个年轻人刚刚结婚,屋里的漆器很多,又都是新的,这些油漆的大量挥发导致了这个年轻人出现了严重的过敏症状。原文是“为漆所咬”,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上的过敏症状。

这位医生马上命令他们家里人购买生螃蟹十几斤,全部捣烂给这个年轻人敷在身上。没多久马上就“肿消痘现,此极顺之症”。当年读书的时候这个医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

所以说中医学是非常深奥的一门学问,依赖于大量、丰富的临床实践。时至今日,中医被持续边缘化、被污名化实在是令人痛惜的一件事情。

相关文章

  • 为严监生正名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这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的箴言。意思是说熟读王叔和的医书,不如多临症诊疗。 ...

  • 为什么有人形容中医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想要正确的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明白王叔和是谁。王叔和是我们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医学家,《脉经》是他...

  • 你来我往

    临王叔晖《杨门女将》

  • 王叔和脉学思想初探

    王叔和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是中医脉学和诊断学奠基人之一。继承和发扬王叔和的脉学思想是对整个中医现代化的探讨和研究都...

  • 不是中医问题多,而是问题中医多

    不止一次有人说过,不是中医不好,而是现在懂中医的太少;不是中医问题多,而是问题中医多。 还有人感慨,“找...

  • 🏵️中医临症观察001

    观己 神清,柔,最近工作比较多,有点散,呈现上实下虚的情况,增加下肢锻炼和静心的时间。 早起拍头静心结束,自觉排出...

  • 🏵️中医临症观察002

    观己 神定,清,事情一多就容易出现刚的状态,神刚,身体也刚,紧绷绷,特别是肩膀和眉头,自觉放松下来,问题的解决方案...

  • 杨门女将

    临王叔晖绘连环画《杨门女将》:

  • 相忘江湖

    《庄子·大宗师》曰:“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人说,这是说恋人;有人说,这句话也可以形容朋友。 我...

  • 第三章 红眼的兔子 3.4

    府中也渐渐传开了,有人说是九叔来接王寡妇了,这王寡妇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眼看也没有几天日子了。平日里和下人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有人形容中医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ii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