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31岁爸爸的绝望:医生说,儿子可能活不过2岁

31岁爸爸的绝望:医生说,儿子可能活不过2岁

作者: 是祥不是翔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11:52 被阅读0次

2018年10月8号,下午还秋高气爽,晚上就电闪雷鸣还下了冰雹。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就在这天,医生给我说,儿子可能活不过2岁。

1

儿子的小名叫石头。

希望他长大后,能像大山一样顶天立地,也能像小石子一般随遇而安。

石头和我长得很像,大多数人都这么说。其实,石头和我小时候长得更像。看着他,我总觉得是在看缩小版的自己。

或许这个名字有点硬,儿子慢慢变成了一个,软软的石头。

出生后,石头除了爱哭以外,和其他宝宝没有太大区别。我以为,他能在家人的呵护和陪伴下,健康快乐成长。

直到石头6个月大时。

石头的整个身子像面条一样,软绵绵的。胳膊撑不住身子,身子立不起来坐不住,腿也不像以前蹬得那么欢实了。

8个月大的石头,松手2秒后就往前张

老话说3翻6坐8爬,很多小宝宝在6个月大时,已经能自己稳稳坐着了。可石头到8个月时,依然像没有骨头一样,一坐就歪。

两条腿已经完全不能动,不管是躺着还是抱着,只有脚丫还能轻微左右晃动。

2

跑遍了城市的大医院,检查一个接一个。

抽血,拍片,核磁共振,肌电图……排除了脑瘫,遗传代谢病,甲状腺疾病等。疾控中心还打电话来,让送交了大便,排除了脊髓灰质炎。

2018年10月8号,再次来到医院。

医生看了检查报告,又试了石头双腿的反应,重新坐下来,对我说出来了这句话:

可能是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病,如果是SMA,一般活不过2岁,现在没有治疗的办法。

医生带着口罩,声音低沉,诊室里人多,还有孩子哭。我问了一句,什么病?没听清楚。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一般活不过2岁。

我清楚的记得,石头的奶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声音有了哭腔。石头的爷爷嘴唇开始发白,他心脏不好。

我?

我问了一些这个病基本的问题,至于医生当时怎么回答的,已经完全没印象了,因为大脑一片空白。

后来我知道,在全国各地的大医院,成千上万的宝爸宝妈,听过医生的这句话:SMA,脊髓性肌萎缩症,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

有的宝妈,跪在诊室里,求医生救救孩子。有的宝爸,瘫倒在诊室外的走廊,嚎啕大哭。

有的如我,虽然当场没流下眼泪,可那一刻的疼,刻骨铭心。

3

或许你知道SM,也知道MBA,但SMA,却是第一次听说。

脊髓性肌萎缩症,英文缩写SMA,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常染色体疾病,属于相对常见的罕见病,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和萎缩,伴有脊柱侧弯、关节变形、重症肺炎等并发症。

6年前,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让霍金患有的“渐冻人症”,为世人所知。如果说渐冻人症是“中老年版”,那SMA就是“婴幼儿版”,而且是致命的

1891年,奥地利神经病学家Guido Werdnig,第一次描述了2个SMA婴儿。

100多年来,科研人员为破解SMA、治疗SMA,付出了千辛万苦,并且终于打破“认知黑洞”,找到了致病基因:

5号染色体上的SMN1基因的突变或者缺失,是造成SMA的主要原因

通俗解释:神经细胞要想正常工作,就要吃饭——人体制造的一种蛋白。

因为患儿基因里缺少了SMN1片段,没法制造神经细胞需要的蛋白;神经细胞吃不饱,就没法告诉肌肉要运动肌肉长期不活动,就默认不需要活动,然后逐渐萎缩

全身肌肉无力,每一块肌肉都无力,是正常人平时根本意识不到的每一块肌肉都无力。

通俗理解,SMA患儿没劲儿:没有力气站立,没有力气坐稳,没有力气抬胳膊,没有力气把头挺好,没有力气挪动腿,没有力气喝水吃饭。

甚至每一口呼吸,都用尽了生命的力气……

4

最严重的一型SMA患儿,往往活不过2岁。

这也让SMA在医学界博得了一个恐怖的称号,2岁以内婴儿的头号杀手

很多一型患儿家里,就像是小型的ICU,有着齐全的呼吸机、咳痰机、制氧机……

宝爸宝妈就像最专业的的护士,给孩子定时吸痰、拍背……

稍晚发病的二型SMA患儿,状态好的可以坐着,但因为没有力气支撑重心的改变,失去重心后就会摔倒,自己起不来。

肌肉萎缩到一定限度后,坐也坐不住。

三型SMA患儿在发病前,像正常孩子一样能跑能走。发病后逐渐不能走不能站,最终也只能坐着。

很少出现的四型SMA患者,成年以后发病,同样是逐渐丧失跑、走和站的机能,最终坐上轮椅。

因为肌肉无力,没法固定和保护骨骼,SMA患儿要面临脊柱侧弯、关节变形挛缩、胯骨脱位等并发症。

因为患儿免疫力低,非常容易感冒。

肌肉无力没法正常咳嗽,痰液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越积越多,普通感冒非常容易变成重症肺炎。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患儿因为肺炎住进ICU。

每年冬天,不少SMA患儿,因为重症肺炎而离开人世。

5

我的儿子石头,是SMA的二型患儿。

2019年的10月8号,微博热搜有这样一个话题:“公共场合崩溃大哭的经历”

这一天,是我知道儿子可能患病的整一年。

应该是2018年的12月,某一天下班回家。我坐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抱着个一两岁的孩子上车。应该是个小男孩,模样很可爱。

那一瞬间,眼泪忍不住决堤了。

我踉跄着冲下公交车,也不记得是蹲着还是坐着,也不记得是在哪个站牌,我就在城市最宽的那条马路边,哇哇大哭起来。

身前是呼啸而过的汽车,身后是电动车摩托车。应该是有人来安慰过我,还有人给我塞了纸。

也不知道哭了多长时间。

如果有人当时拍了照片或视频,就和网上那些瞬间崩溃大哭,是一样一样的。

我不是一个人在哭,每一个SMA患儿的爸爸妈妈,听到医生的话后,都有过我和一样痛哭流涕的经历

“刚知道孩子得SMA的时候,回到酒店,我自己跑到消防通道嚎啕大哭,回家的路上,开着车,眼泪流了一路,还不敢给坐在后面的孩子妈妈奶奶说明”

“我们开车去北京的,都没敢让孩子爸开回来”

“我当时在医院黑暗的楼梯角落也是抱头痛哭,太痛了……”

6

可更痛的是,石头虽然不能站不能走,没有力气,可智商却没有问题。

因为失去了身体机能,只能用大脑去代偿,SMA患儿通常很聪明。

身子不能动,那只能更多动脑子。

正是这一群能说话又很聪明的SMA患儿,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失去站、坐的能力,到最后甚至无法呼吸和吞咽,最终被夺去生命。

“老爸老妈,你们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应该不在了吧,别哭哭啼啼的。你们还有乐乐呢……”

这是珍妮在13岁时留下的遗书。因为患有SMA,那一年,她已经第4次住进ICU病房进行抢救。

珍妮原本是二型患儿,成长中一次错误的干预,让她提前退化。医生说,珍妮一半的肺已经没用了。

幸运的是,珍妮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精彩。

珍妮喜欢写作,16岁生日时,歌手毛不易还演唱了珍妮作词的歌曲《故乡游》。

“乡间的歌谣,仍是儿时哼的调;树上燕子筑鸟巢,街角卖过的小笼包,如今再也买不到;爷爷的草帽,不知何时不见了;……”

珍妮文字里的美好,让大家感受不出,她是躺在病床上全身“软绵绵”的女孩。

18岁的她,力气越来越小,头部以下只有大拇指能动。她躺在床上,如果没人翻身,一个姿势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尽管如此,珍妮还是通过网络看书、学习。

爸爸说,你不用这么努力的。

珍妮的回答,让很多正常人泪目:“虽然我的肢体已经残疾,可脑思维还是灵活的。我必须通过努力的学习,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

同样是二型的刘宣诺,状况稍好些,她可以坐着写字看书。奶奶说:“她智商不残疾,我为什么不让她过正常人的生活?”

宣诺下肢肌肉全部萎缩,奶奶成了她走路出行的腿。

从吃饭穿衣、洗簌上厕所,到握笔翻书,刘宣诺时时刻刻都需要奶奶的贴身照顾。

小学三年级开始,奶奶就陪着住校。

奶奶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做早饭,白天陪读,课间带宣诺上厕所,夜里还要经常帮宣诺翻身。

“她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孩子应该经历的成长,我不会让她或缺。”奶奶64岁,做过两次手术,常年背着孙女走路,右胳膊已经伸不直了。

奶奶的坚持和辛苦没有白费,同学们说宣诺是学霸,佩服她画画每次都得奖。

为了方便宣诺,学校把宣诺所在年级的6个班级放在一楼,还在出入口安装了无障碍通道。

唯一一次考了第二名,宣诺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服输,下次我一定要把那一横去掉,要做第一名。”

2019年的9月,SMA患儿几度成为网络热点

昆明女孩徐瑞阳,607分考上四川外国语大学;青岛女孩蔡东晓以592分,考上青岛大学。

2019年12月,北京卫视第四季《音乐大师课》上线。

SMA患儿陈果毅的一曲《勇气》,唱哭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很多人,秦奋、伊能静为他流泪,胡海泉把陈果毅称为“奇迹男孩”。

唱歌,对正常的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对SMA患儿来说,因为肌肉无力导致肺部功能的不健全,别说唱歌,就连大声说话都是一种奢望……

我的邻居曾经夸过石头,孩子真乖,都听不见哭声 。因为石头的声音太小了,就算是哭起来,也像是小猫叫一样。

“奇迹男孩”陈果毅轮椅登台献唱,是常年坚持刻苦练习发声的结果。他大概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像正常孩子唱歌的,SMA二型患儿。

7

他们,不是个例,很多SMA患儿都很聪明,这一点,是国内外神经内科医生的共识。

就是这些可爱聪明的SMA患儿,却面临着无药可医、有药用不起的命运。

《我不是药神》,让高价抗癌药为更多人了解。

得了白血病和癌症,哪怕治疗几率低,还是有药可医、有法可想。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只要不间断服用抗病毒药,都可以把艾滋病毒控制到检测不出,理论上可以孕育下一代。

因为是基因遗传疾病,SMA,曾经无药可治。SMA患儿,只能在全身肌肉逐渐萎缩的过程中,等待死亡的到来。

在确诊时,有的医生会说,回家好好照顾,孩子想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可以做做康复训练,其他什么也不要信。

这种等死的绝望,在2016年12月,结束了!

2016年1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全球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治疗SMA的药物。

反义寡核苷酸,改变基因剪接,增加全功能性蛋白,创新性基因疗法……

2018年11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获得医药界的诺贝尔奖,国际盖伦奖,获“最佳生物技术产品”殊荣。

不看广告,看疗效!

截止目前,全球9000多名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濒死的患儿得以挽回生命,丧失的身体机能一点点恢复,这是国际医学界认可的药物疗效!

对SMA患儿的治疗,越早用药,药效越好!

可对中国患儿和家庭来说,迎来的是另一种绝望:有救命的药,却用不起。

在美国,一支药定价12.5万美元。第一年需要注射6针,药费约合人民币500万元,往后每年注射3针,药费约合人民币250万元。且终身用药。

天价!

2019年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批准上市。进口到国内的一支药,定价699700元。

你没数错,是69万9千7百元。同样是第一年注射6针,往后每年注射3针,终身用药。

在有慈善赠药的基础上,每年仅药费就高达110万元!

每年110万元的药,没有纳入医保,全部只能由患儿家庭自费支付。绝大多数中国的患儿家庭,承受不起……

5毫升12毫克,69万9千元

2019年11月20日,武汉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完成华中地区第1例SMA-Ⅱ型患儿的诺西那生钠鞘注治疗。截至2019年12月,全国30多名SMA患儿(者)接受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治疗。

2019年6月,美国又批准了一种治疗SMA的药物,Zolgensma。因为是基因药,可以修复残缺的基因,所以只需要打一针。

但价格同样惊人:21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1448万元。

北京市西城区一套顶级学区房?一个普通工薪阶层从光绪年间开始工作至今的全部收入?

8

有人说,放弃吧,再生一个!

为人父母,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呢?

那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会叫爸爸妈妈,开心了会咯咯咯笑,不高兴了会哇哇大哭,会弄小脏样,随着成长越来越懂事……

放弃?什么也不做,看着自己的孩子,肌肉慢慢萎缩,直到不能动,直到死亡?

或许,直接扔掉他或者亲手杀了他,比放弃更好一些。

为了让肌肉和骨骼知道有站立的需要,石头要被绑在站立架上

其实,我有过这种想法。

在2018年11月确诊的前后,石头的身体状态非常差。不停感冒发烧,反复拉肚子,不喝奶粉不吃辅食,晚上睡觉一小时半小时就要哭醒。

我一度以为,我的儿子,就要离开了……

看着自己孩子痛,却一点办法没有,那种痛彻心扉,只有当了爹妈,才会理解吧。

痛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大人。

绝望,无奈、痛苦、悔恨……石头妈妈和石头爷爷奶奶,暴瘦二三十斤。

2018年12月,石头发烧,头上扎了吊瓶,泪眼汪汪

因为石头不吃不喝,每一个人都着急焦虑。因为石头晚上睡觉时常哭醒,那段时间的晚上,常常一抱就是三四个小时才能让石头睡一觉……

直到现在,石头2岁多了,每晚睡觉总是2个小时左右哭醒一次。因为他自己没法翻身,也或许是呼吸无力导致血氧水平低。

我和石头妈妈,晚上的睡眠支离破碎……

长期被迫断断续续的睡眠,我有时候醒来再也睡不着,看着房顶或者手机三四个小时,等着天亮。而最痛苦的是,明明要起床上班了,困意却来了……

放弃?孩子自己,也想活下去啊!

靠机器活着的SMA宝宝小拾,爸爸妈妈去医院,和医生商量好了,拔掉管子放弃继续治疗。

妈妈去ICU看他最后一眼,没想到宝宝用仅有能动的两只手指拉住了妈妈的衣角。

他想留在人间。

同样住ICU的紫茜,住了三个月后,医生让家长接回家。

医生说,拔掉管子,紫茜最多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让爸爸妈妈可以抓住最后的时间,再陪陪她。

但紫茜生命力非常顽强,拔掉管子的20个小时没有呼吸机、滴水不进。

爸爸说,孩子一直像小猫一样地惨叫。“那是刻骨铭心的一天,做父母的心都要碎了。”

最后,爸爸妈妈决定把她送回ICU,拼尽全力地救回她的命。

9

有人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做产检孕检、优生优育呢?

如果不是最近两年关于SMA的宣传报道多起来,如果不是公益组织和关心SMA患儿的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我们整个社会,对SMA的了解都非常非常有限,哪怕是专业的医生也知之甚少。

在中国,SMA是近3年才被公众知晓。

上文提到过的SMA小诗人珍妮,因为错误护理而提前退化。珍妮爸爸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时,医生错误建议他们再生个男孩,这种疾病就没有了。

但随后出生的弟弟,不幸又是SMA患儿。

珍妮和弟弟

SMA正式得到重视是在18年前。

2001年,一对父母发现自己的女儿Arya走路磕磕绊绊的,医生朋友建议她带着孩子去看神经科医生,最终确诊为SMA。

也是这对夫妇,让美国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这项疾病。

Arya的父母来自华尔街,爸爸曾是高盛公司的股票交易师和合伙人,妈妈曾经在投资银行工作。

他们拿出15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叫SMA Foundation的慈善机构,致力于SMA疾病的研究。

Arya和爸妈

终于,从民间人士到政府层面,SMA开始引起广泛讨论。

2003年4月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一位参议员质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负责人关于推行SMA创新药计划。

6个月后,2千万美元的科研计划开始启动。

2014年,冰桶挑战传遍全球。全世界开始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与渐冻人这一群体,更多的捐款和研究机构也参与进来。

受此灵感,SMA患者们也在讨论,想要发起这样的运动来吸引社会的关注。

而此时的中国,更多人投入SMA公益事业中。

2012年,青年歌手冯家妹的女儿出生,取名美儿。

不过6个月后,美儿被诊断为SMA患者,随后去世。自此,冯家妹开始致力于SMA公益事业。

冯家妹,是曾经风靡一时的“超级女声”,和李宇春、张靓颖一同出道。

2016年,冯家妹和SMA三型患者马斌,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

“美儿SMA关爱中心”,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咨询;联系医院医生和专家,培训家长学会日常护理和管理技能;

为患者提供辅助器械和康复训练的公益援助;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中的更多人了解SMA,让更多家庭能能过科学的方法避免SMA患儿的孕育……

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SMA患儿家庭,没有孕检产检吗?

常规的孕检产检,不包含基因检测。更加全面的产检孕检,也不包括这一项。

除非,你知道SMA这种病,并且愿意多花精力和金钱,检测夫妻两人的基因;或者在孕12周或16周,愿意进行胎儿的基因检测。

只有这样,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才能提前知道生出的孩子,是不是有SMA风险。

更可怕的是,在人群中,至少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SMA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你上学时候,同班同学中,至少就有一个人是携带者。你工作的单位,一个科室或者部门,可能就有一个携带者。

如果两个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子,生出来的孩子,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SMA患儿。四分之一,是完全健康的宝宝,另外四分之二的可能,是携带者。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夫妻生一胎好好的,二胎时却“撞上”了。

SMA虽然是罕见病,但是因为比较高的携带率,造成新生儿的发病率,在罕见病里面也是很高的:

SMA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6000-1/10000。

10

一位SMA患儿的妈妈安慰女儿的话,感动过很过人:

“我们家族里所有没有得这种(SMA)的人,都非常感谢你,你一个人承担了我们家族的痛苦。”

某种意义上来讲,SMA孩子和家庭,承担了整个人类基因变异的痛苦。

是啊,痛苦。

并不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痛苦。

有的夫妻,因此离婚。有的患儿爸妈,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有的患儿,得不到好的照顾,肌肉加速退化萎缩过早离开。

……

作为罕见病群体,我们行走在黑暗中,驱不散的阴霾缠绕在身边。

但更多的患儿,更多的患儿家人,努力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艰难却用力地向着阳光生活着。

努力生活和工作,努力保证孩子的好状态。

从2019年3月,石头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从简单的按摩,到复杂的器具训练。

现在,每天有四五个小时,石头是在进行康复训练。

石头在运动:瑜伽球上的康复训练

1个多月前,石头2周岁生日。

在那以前的几个月,医生说过的那句话,时常回荡在我的脑海里,“SMA,一般活不过2岁”

石头已经过了2岁生日,而我的焦虑不减反增,并且一天一天加剧。

“撑小花”,是石头喜欢的训练之一。他是红色的小花,我是黄色的小花。石头没法独自完成这个动作,需要帮他把头抬起来,再把手撑在他的脸上

最残酷的,就是时间不等人。

随着石头一天一天长大,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还用不起药,结果只能是身体机能越来越退化。

有人会质疑:每年110万元的天价药,凭什么纳入医保?为什么要让全社会来买单?

因为发病率低,才称为罕见病。

但发病率再低,也是有一定概率的。在罕见病产前筛查还不健全,人们对罕见病依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每一个人,每一家庭,都有患罕见病的小概率。

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不仅是对现有罕见病患者和家庭的保障,也是对全社会,对每个人每个家庭,对我们亲朋好友和子孙后代的保障。

一旦患有罕见病,就是100%。

11

2月29,4年一次。2月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

2020年,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罕”冬:新冠病毒疫情,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漫长。

对SMA患儿和家庭,这个冬天并不寒冷。

许多一直关注并且帮助SMA群体的医生和专家,Ta们有的深入疫情第一线,为身处疫区的SMA患者带来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

有的仍旧坚守岗位,把SMA患者在疫情面前可能遇到的问题想在前面,甚至通过线上义诊的形式为不便到医院就医的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石头在进行“四点支撑”训练:经过大半年的训练,石头已经可以自己用膝盖撑住身子了,但胳膊和头还需要辅助支撑

2岁的石头,已经能说“快跑”了。

石头说“快跑”时,只能在站立架上晃着脑袋,或者在垫子上翻滚身子。他说“快跑”滚开时,高兴地咯咯笑。

石头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6个月前,他的小胳膊还能举过头顶。

石头喜欢坐着自己玩,可为了保护他的骨骼,不能让他长时间坐着。石头喜欢借助瑜伽球自己站着,可他的腿没劲儿,站一会就会很累出汗。

我在想,等儿子3岁时可能会问我:爸爸,为什么我不会站不能走?

……

最后,是一张图片。

2019年3月,小宇凡的爸爸发到了群里。在“拒绝抢救”后,小宇凡凭借着顽强的生存意志,挺了过来……

让更多人了解SMA,让更多家庭避免SMA患儿的孕育和出生,是我们这些正在经历痛苦的父母的共同心愿。

在国家和社会还不能提供更完善保障的情况下,如果你自己,或者亲人朋友,有打算要孩子的,记得提前预防。

抽血检测SMA的致病基因,就这么简单。

如果看到这里,请分享转发或者点个“在看”,让更多人了解SMA,预防SMA。

希望,经历这张图片绝望和痛苦的人,越来越少……

—— The End ——

是祥不是翔:我是历史科班出身,半瓶子不满也还给老师了。我是电视新闻记者,在一线摸爬滚打,籍籍无名。我是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的父亲,我和儿子和家人,向阳而生。在这里,我写历史,写采访、写读书,写评论。我的精神家园,可能你不屑一顾。但,我是唯一。

相关文章

  • 31岁爸爸的绝望:医生说,儿子可能活不过2岁

    2018年10月8号,下午还秋高气爽,晚上就电闪雷鸣还下了冰雹。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就在这天,医生给我说,儿子...

  • 网易云-深

    活的久了,有人硬了心肠,有人却硬了骨头。 家人围着6岁的儿子问他的理想,儿子说他想当医生。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

  • 爱和孩子说话的爸爸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儿子问爸爸:“爸爸,我死了,你吃粑粑我就能活,你吃不吃?”爸爸说:“吃。” 儿子:“吃多少?”...

  • 终于等到你

    医生说三奶奶活不过三天了,让家人赶快准备后事,三奶奶的儿子把三奶奶从医院带回了家,没有想到的是三奶奶又整整活了半个...

  • 三奶奶的爱情故事

    医生说三奶奶活不过三天了,让家人赶快准备后事,三奶奶的儿子无奈把三奶奶从医院带回了家,没有想到的是三奶奶又整整活了...

  • 思考题

    “儿子,真该补补了,这小脑袋瓜咋就转不过来那个弯呢?”爸爸摸着儿子的头说。 “爸爸,我想吃鸡腿,”儿子舔着舌头说。...

  • 永别

    女人得了重病,医生诊断,她最多活不过半年。 女人在儿子脸蛋上亲了又亲,她对他的爱,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惜儿子并...

  • 人间清醒的孩子

    那天,思雨对自己7岁的儿子说:”宝贝,我想我们一家子去吃披萨,不过我猜你爸爸可能会反对。“ ”爸爸为什么会反对呢?...

  • 做你的妈妈真幸福 9

    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各种腻歪,不让我睡觉,他爸爸看不过眼儿,说,儿子来稀罕稀罕爸爸吧。他不同意,我说你看爸爸妈妈抢...

  • 搞笑父子11、

    一次,儿子生病,爸爸带他进医院。 医生在治病,爸爸在旁边看着儿子。 过来一会儿,爸爸看见儿子手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1岁爸爸的绝望:医生说,儿子可能活不过2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jm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