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某些部位会有疼痛,我们不必去追究他是为什么?我们就可以用揉锤拍的方法把它安抚到正常。
我们经过学校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我们会有一种认真的态度,总觉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钻研的精神很好,但是放在这里我们就大可不必了。
我们学医学知识包括中医知识,不要跟着医生去学。在这里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为想当医生。当一个医生太难了,而且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临床,让我们作为实践的场地,我们做自己身体的教练,做自己身体的维护师,做自己身体的知心朋友。
没事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去寻找它不舒服的地方,把所有的不舒服都处理舒服了,你是不是就真的舒服了!
正如我们学做饭,不要总想着自己要成为厨师。厨师有严格的标准的,而且厨师做出来的名菜我们在生活中并不常用。例如我的一个领导有时间了去学做饭,她学了一样菜——油焖大虾。我们现在想想,你一周能吃几回大虾呢?
另外一个朋友告诉我,学做家常菜,你要按类去学。例如温伴例如凉调,这些调汁你会了,你学会的是一类菜。
讲了这么多,我现在要讲的就是怎么和身体对话?怎么去揉捶拍答。
我们要知道十二经的大体走向,我们要知道二三十个穴位。我们知道这些不是为了学针灸,针灸是扎一个眼儿,针扎一个眼,那是要求非常准确的,那样效果好,那是医生干的事。
我们知道这些是便于我们寻找我们的高升点,或者叫疼点或者叫阿是穴。
我们把这些点处理好了,我们的身体就相对平衡了,我们就减少一次生病的机会。
“扁鹊四见蔡桓公,一见,知病在腠理,二见,知病在肌肤,三见,知病在肠胃,四见,知病在骨髓,无奈何也。五日后,蔡桓公不治而死。”
我们就是要做好平时的保养,减少生病的概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