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了这个词“生性凉薄”,我当时就觉得就是为我而造的(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有这样的迷之自信)。而我也一直觉得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我喜欢自己独处,给我几本我感兴趣的书,如非必要,我可以不说话、不交流,安静的呆上好几天。同样,我在看书的时候,讨厌一丁点儿声音。而且我不喜欢回别人的消息,有时我看到了就表示我知道了,如果是工作我会默默的把它做好,但不想回复。我喜欢一个人的独处。但这样的习惯让我被各种人吐槽。我的同事说出了公司的大门就联系不上我了,经常在双休期间我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偶尔才会回复,还是隔了很久的那种。我的闺蜜今天还在微信群里说要和我“绝交”。今天是平安夜,她们两在商量约不约着一起过,其实我看到了消息,只是见她们也没有讨论出结果,而我也没有什么意见所以我就没有说话。又过了很久,其中一个人问到底约不约,其实我是随意的,偏向于不约,但是我没有说话。另一个人就想约,于是就@我,说我经常在群里十次聊天九次都不参加······我没有辩解,因为本身就是如此,这也是我的性格。和C先生刚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曾不满过,我也曾经试着改过,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后来也只能选择让自己习惯。我是真的看见了那些信息,只是在我这我又将它过滤了,哪些是需要及时回复的,哪些是看看就好了,哪些是需要长时间对话的。我们现在身处一个信息社会,但不代表每一条信息都要得到我们的回复,那太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了,我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我喜欢的事情上。
日常的感情正常维护就好,不需要太多的废话。就像我虽然平时不参加闺蜜间的闲聊,但是我会看,如果她们心情不畅,已经到了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也会第一个站出来陪着聊天、开解或者疯玩。C先生的日常报备我也会看到,但大多时候不会回复,可是如果C先生在平常报备的时间里却没有任何动静我也会给他发消息或者打电话,关心是否是有什么意外。我把更多的话留在晚上打视频的时候,白天在有很“紧急”的情况下打电话,但是很少。白天我和C先生的聊天也不过寥寥数语(我有时候都嫌多了,嘘,别让他看见)。我在人际关系这一块更多的是被动的状态,如果对方很积极,我可能会处于礼貌回复几条,如果对方很平淡,我也不会很主动。当时C先生就是因为刷的存在感太过强烈,才让我不得不作出回应。他竟然说追女朋友就是要厚脸皮,嗯,是真理。因为我确实是被他的厚脸皮追到手的。哈哈!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时间的交往是需要距离的,我也喜欢这种距离感。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需要独立的空间。今天在公司,我有短暂的离开工位一小时去处理事情了,我刚回到工位,两位同事就问我刚刚去哪了,都不和她们报备,虽然是玩笑话,但也让我一时之间觉得很尴尬,不知如何回应。后来又有二十分钟不在她们的视线范围内,她们一看到我又询问我去哪了,我是真的心生不喜了,这样的情况并非今天才有,而我也一直在忍耐中。如果说这世间我和谁距离最近,那一定是C先生了。
也许是我自身的原因,就是生性凉薄吧。别人只是想和我做朋友,可是我却在我们之间树立了一层薄薄的隔离板。我喜欢朋友间偶尔的问候,因为看到一片落叶,突然想起你,就给你发了一条信息,我不求你的回应,只是单纯的想告诉你:“我想你了。”这才是我想要的友情。不声不响,充满爱意。
我并不是说我不会去交际,我也会参加一些必要的聚会,我也会去联络感情。可是更多的时候我想自己是一座孤岛,静静地漂浮在月色下,享受一个人的时间。就像《刺猬的优雅》里那一个看门人。
嗯,祝大家今夜平安夜吃到甜甜的苹果!晚安,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