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蓝的歌
马克·吐温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是很多人幼年时的枕边读物,那些顽童撑着小船顺密西西比大河而下的历险故事丰富了睡前时光。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搭上彼时火爆的科幻热潮,在几部科幻小说中描述了不少令人惊奇的虚构和设想。
比如,写于 1898 年的小说《大黑暗》,讲述的就是在一个显微镜载玻片上航行小船的故事; 1889 年的《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是最早的穿越小说之一;而早在 1898 年,马克·吐温就已在短篇小说《起源于 1904 伦敦时间》中描绘出了我们今天认知里的「互联网」。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做 Clayton 的军官,他被法院指控为谋杀嫌疑犯。而他「谋杀」的这个人,就是发明了「电传照相机」的 Szczepanik。 故事里没有提及名字的叙述者这样描述:
一旦巴黎正式批准「电传照相机」的发布,它就将迅速推广到全世界,供所用大众使用。「电传照相机」会与电话系统关联起来,使身处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相互看得见,听得到。在世界范围内,每个人发布的共享信息可以被所有人同步获取。
虽然无法直观地看到马克·吐温脑海中「电传照相机」的样子,但它已经涵盖了全世界联接互动的功能,可实现视觉和听觉的传递。
每个人发布的共享信息可以被所有人同步获取
这是「社交网络」的雏形?
在将要处决死刑之前,Clayton 央求狱长在他的牢房里安装了一个电传照相机:
……一天又一天,日子就这么过去了。Clayton 通过电传照相机与他曾遇到过的故人一一作别,回忆他的经历的故事,回忆他见过的奇观。Clayton 突然意识到,有了这部「电传照相机」相伴,他虽然身陷囹圄,却和牢房外的鸟儿一样自由。他很少说话,我也很少在他沉浸其中的时候打扰他。偶尔会听到 Clayton 对着他的电传照相机说,「帮我接通江户」,「我想连接一下香港」或者「接通墨尔本」。而我坐在一旁,读书,抽烟,静静地看着他沉浸在无声的社交中,看着他在地下世界里到处穿梭。直到太阳又一次升起,白天又一次到来。
在小说的最后,故事突然间有了马克·吐温一贯的讽刺尖刻的风格。Clayton 最终走上了断头台,尽管他并不是谋杀 Szczepanik 的真凶。Clayton 死时,故事的叙述者正在中国参加皇帝的登基大典,通过「电传照相机」目睹了 Clayton 被处决的全过程。
事实上,故事里提到的发明家 Szczepanik,是沿用了一名波兰发明家的名字的。Jan Szczepanik 曾在宣称要发明一个叫做「电传照相机」的东西。然而如果你读过纽约时报在 1898 年的报道就会发现,Szczepanik 嘴里的「电传照相机」远没有马克·吐温脑海里的丰富、细致。
马克·吐温在《起源于 1904 伦敦时间》里延续了他作品和人生的两大主题。其一,是法律制度的混乱。其二,就是对科技的狂热。尽管他的想象略显粗糙,但我们站在 100 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会赞叹马克·吐温的创造力和大胆。
据说,马克·吐温是邻居中最早用上电话,也很有可能是最早使用打字机记录文字的作家。他曾经投资一个从维多利亚时代兴起的打字机公司,并不幸为此倾家荡产。1909 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他还积极地配合了好朋友爱迪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录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