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老师提问过的经历,你还能否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你是如何回答的,心里又是如何想的?
你是否经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已经得到了一个结果,但是却在考虑哪个回答是老师所期望的准确答案或者是课本和知识系统中的准确答案,因为你发现得到的结果和他们不同,又或者是在场同学期望的笑料,总之这时候你是在揣测他人的意图。
当然,你也可能根本就不去考虑自己能得到什么结果,不去参与回答——老师都是在装腔作势,明明已经知道最后的准确答案了,却还要不断的提问,就算自己无法回答,反正结果就躺在那里,最后总会知道,老师总要告诉我们,到时候我就会明白。
什么时候,你曾经讲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结果?并为之辩护,说出自己的道理,尽管大部分时候是失败的。你的回答最终都被矫正和修正成符合某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答案,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和数学尤其如此。
这种情况,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为得到单一的结果,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各种奇思怪想在学校失去了空间,扼杀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没有了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让他们满足于现成刻板,千人一面的标准化答案。标准答案在对与错上下功夫,所有学习中的探索研究过程,最终合并为一场测验,它可不在乎你到底经历过什么……
对中国教育或者教育制度的各种批判,已经把它打成了筛子,体无完肤,千疮百孔,再给几枪,也没什么大的痛感。
无论是懒于思考的学生,还是自己思考但老是在揣测别人意图的学生,他们都把答案当作一种外部性的东西来看,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是一个结果,无论你学不学,学的好或者糟糕,答案始终不会变化。这种分离的态度可能会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成为妨碍进行有意义学习的“魔咒”。就算提供给学习者解答的空间,营造宽容的氛围,去掉那些外在的限制,甚至取消标准答案,也未必能够改变这种答案的外部性倾向,而且这与中国教育或者教育制度本身没有多大关联。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讲,规律都是运行于自然界的,是外部的,无论怎么理解,自然总是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在运行,和思考者无关。这种思维下,一旦无法理解某些规律,就意味着终生无法理解。数学学习中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一些人终生无法理解负数与负数相乘结果是个正数。考试作弊也隐含着一点这样的意味,参加测试的人只需要给出一个答案,所以不要管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或者只要写下别人想看到的结果,当然寻求一个准确答案在学习和考试时是有很大差异的。
规律、法则都是超然的运作于你的思维之外,当你想理解并且追求一个结果时,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向外部去寻求,忘记掉你自身这个参与者,个人经验和体会被抽象的大家的体验所替代,那是别人的。尽管在很多的时候,老师总是问“你是怎么想的”,而你的回答大部分却是别人的想法。除了社交方面,追求答案的外部性思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点就算是在那些人文性质的课程中,亦无法幸免,因为这归根结底就是学习者自己的问题。
结果和答案的外部性这一观念,未必在学校产生,其根本是在于社会主导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在明显的对立中,抛弃了唯心主义,连带那些好处一起扔掉了。向自己的内在或者说是内心寻求答案这一说法,是一个无论如何带有唯心意味的观点。学校里的课程都是“有用”的,学到的东西是直接作用于客体和某些对象。
向外寻求,把自己看成一个观察者,向内寻求是把自己都当做了一个全程的参与者,在寻求过程中主动的把自己的体验、情绪、经验和思考方式,联系起来,因而会得到更多的变形体。在别人看来,可能奇形怪状,可能荒诞不经,但是因为和自身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些变体对自身也就有了意义。外向者拿着相机到拍摄,内向者静坐着画着自己的图画。内向寻找答案的人比想象当中,有更多的创造契机。
无论向外还是向内寻求答案,它们都遵循了同一个原则——寻求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答案的一部分。向外寻求答案,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和最终规律不一致的地方,看看成是迷障,是要清除和整理的;向内寻求答案则是不断的塑造,不断的与自身融合。
向内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在近来的社会当中,越来越有人追捧。他们往往是借助于茶道、禅道、冥想瑜伽之类的方式进行的。这个现象也反映出在成年之前,缺乏向内心看的一些途径。所以,向内心寻求答案或者是某些东西,是不是可以在成年之前就发展起来,让我们可以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里都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