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科。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即如下所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1.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经济是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而已,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因而经济学研究可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可以认为经济实则是一个可以相互交易的群体,因而研究群体的行为,可以从其中的个体开始)
1.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前文提及),个人理解包括某些资源的数量匮乏性质、不可再生性质、不可共存性质等方面。诸如具体提及的金钱(对大部分人而言数量还是匮乏的)、时间(不可再生)、某些鱼和熊掌类事件(不可共存)。做出决策就是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而对社会而言,面临的权衡取舍是效率与平等的二元平衡。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是指将这些资源得到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经常会出现过度的福利政策(平等优先)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会导致社会财富的衰减(效率受损,继而平等也受损);而同时,过度的讲求利益(效率优先)而忽视利益对社会各阶层的分配(平等受损)一方面在今天的时代不被允许,一方面也会相应地引发严重的政治动荡,继而严重破坏社会生产财富的能力(效率也受损)。因而,经济学的学习要从权衡取舍开始。
1.1.2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对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成本和回报利益进行比较。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为: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放弃后者是为了在不同途径中最大化地收获前者(利益)。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为所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
1.1.3 原理三: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常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即: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会系统而有目的地尽自身最大努力(创造与机会成本相适应并尽可能完美的行动方案)去实现其目标。因而比方说,某企业(理性人模型也涵盖一个某方面的利益共同体范畴)会认真决定雇工数量、生产方法、生产规模等方面问题(行动方案),以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同时,理性人知道,生活中许多决策都很少是黑与白的对立,而往往是介于其间(这一描述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因而在实际执行某一行动方案时,常常会有一些微小的调整。因而定义边际变动为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而做出决策的。
这一段是较难理解的,那么可以这样认为,一个行动计划的主干是根据前述的机会成本与收取的利益经过权衡取舍而来,理性人如前所述会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借助该行动方案)去实现其目标(利益)。那么在过程中行动方案会因新增事件或临时境况的改变而产生临时变化,即边际变动,边际变动的趋向决定于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的比较。文中设置例子如述,在一个全部座位均订满,但即将起飞的飞机上,因个别乘客未能把握好自己的行程而没有达到机场,出现了空余的座位。这个时候将空余座位的票以几乎任何价格卖给有购买本次航班意愿的乘客都是收益的。(几乎任何价格,个人认为甚至包括抽奖免费或者赠送些礼物增加宣传效果之类都有可能,只要这个微小变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
1.1.4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包括诸如预期的奖励与惩罚。本书认为在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举例可以发现:某一阶段苹果(商品)的高价格会对消费者产生少购买的激励,同时这一阶段苹果(商品)高价格带来的高利润也会对生产者产生多生产的激励。因而正如本例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决策者决不能忽略或忘记激励的作用,因为许多政策(激励)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继而影响到人们经过权衡二者后得出的行动方案。
1.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1.2.1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1.2.2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决策由千万个企业和更巨大数量的家庭或个体所取代,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
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千百万个分散的、以自身利益为根本的决策者,但通过证明(在当前和未来可预期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成功地以一种促进总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它反映了一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商品的社会成本。根据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观点,认为价格会自发调整,指引买着与卖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个人理解下,针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信息的不对称。价格的变动继而带动了买者与卖者的相应变化,反映了某种商品的需求信息、成本信息,通过市场经济对这种信息的表述类似如蒙特卡洛方法,个体存在随机性但整体呈现规律性,使得信息得以有效表达。而计划经济因为自身在信息的巨量性存在收集压力,并且因由计划调节的周期也使得信息收集并处理后难以及时进行计划的变更。在这个历史阶段,存在着矛盾性。
1.2.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在目前历史阶段)存在着以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规则。定义产权为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则政府就是合理的产权得到认可与保护的保障。举例如一个农夫生产出粮食就会被无理由的偷走并无法追回,当然农夫也可以偷其他人的财物,在这种环境下,生产者都会陷入消极。
同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政府通过一定的(合理的)经济干预手段,改变人们对资源配置的选择,继而实现促进效率与促进平等双赢。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如前所述,即有时候会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市场失灵现象时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主要因为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书中提到的污染问题,生产者期望减少环保投入增加利润,消费者希望购买到更低廉的商品,然而环境问题便不得不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控制。在这个问题上即出现了市场失灵。此外一些必需品的垄断问题,因垄断方具有强大的市场势力,其中市场势力指单个(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能力,而且商品作为必需品有着不可忽视的需求,不得不需要政府干预进行价格控制。此外,市场经济即便带来了效率的产出,但不能消除经济福利上的巨大不对称,因而从政治角度上,这种不对称不平等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总结来看,政府的干预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它总能如此。
1.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3.1 原理八: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各国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生活水平问题,或者说几乎所有的生活水平的差别可以归因于各国的生产率差异,其中生产率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而且一个国家的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决定了它平均收入的增长率。对于设立公共政策方面,关键在于思考生产率问题。
1.3.2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超量的货币时,物价会上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会让社会付出各种代价,所以各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其原因在于当政府超发货币时(货币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货币作为价值符号,其代表的价值便下降了,继而引发物品的价值在货币数据上的提升。
1.3.3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过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货币注入有着一定的短期效果,诸如因为经济中货币量的增加刺激了社会整体的支出水平,继而增加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继而增加了企业的雇佣,减少了失业。上述推理即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的权衡,决策者在运用政策工具时具有强大的效力。
经济学认为,这种短期权衡在分析经济周期内经济活动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应予以重视。其中经济周期指的是用生产的物品以及劳务数量或雇佣的人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