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篇,本篇分为三个章节,其中第二章主要阐述的是经济学为什么有用这个观点,因此在这里不展开。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第一章和第三章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1. 经济学十大原理
在这个章节,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这些基本原理在课本后面会多次提到,因此只要有个基本印象就可以了。
1.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1.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1.1.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表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我认为我们在进行决策时,都应该考虑到机会成本,衡量做与不做一件事情之间机会成本的差距,以此为依据做出更加利于自己的决策方案。
1.1.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在这个原理中涉及到的是一些关于 边际 的概念。在决策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边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边际的概念是每一个微小的变动会带来的影响结果。例如 边际成本 表示这个微小的变动会给成本带来怎样的影响。
课本中给出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航空公司有 200 个座位,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 10 万美元。这样计算下来,一个座位的成本为 500 美元 / 个,那么,如果一个乘客愿意支付 300 美元买一张票是否应该接受这一笔交易呢?答案是显然的,虽然每个座位的 平均价格 为 500 美元,但是边际成本紧紧是增加了一包花生米或者一些小零食而已,显然应该同意这笔交易。
1.1.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这个部分在供需分析中应用的比较多,例如,价格下降了,需求量就增加了;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供给既然而然的上升了。
1.2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亚当 · 斯密 与看不见的手。
1.2.1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1.2.2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1.2.3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3 整体经济如运行
上面主要讨论的是个人如何做出决策,这一部分考察的是人们如何相互影响。这些决策和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经济”。
1.3.1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1.3.2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3.3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这一章阐述的核心思想就是 贸易的好处。通过一个假设的例子,让我们了解到贸易对于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作者把贸易简化成两个人之间的交易,只有两个人,每个人应该生产什么产品才可以是最终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概念 -- 比较优势 和 绝对j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件产品。绝对优势是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当我们决定一个产品应该由哪个生产者生产时,主要是比较哪个生产者具有比较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