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您要明白,如果您有充足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能利用闲暇的时间耐心的陪他玩耍,亲子沟通又十分顺畅,孩子跟您又十分亲近,跟孩子说故事无疑是锦上添花。反之,如果您的孩子不是很亲近,你就要认真考虑。用讲故事的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大家好,我是充满元气的枫叶飞翔。有一位家长和我一样,坚持每天为孩子讲上睡前故事,她告诉我,本来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没想到几年下来,她发觉最重要的其实是让她真正了解了孩子的个性能力与需求,和孩子沟通起来非常顺畅,有着密切的亲子关系。我深有同感,在跟儿子说了几年的故事以后,真的很了解了他的心理,同时他也很了解我,我们因此成为了知己好友。
我记得曾经有朋友问过我几个问题:“孩子三岁应该听什么样的故事?究竟讲故事要不要对着书本讲?听说孩子学认字可以非常快,要不要一边讲故事,一边用手指着书上的字去教孩子认字?孩子听了故事没有什么反应,不知道他到底懂不懂,问他也不回答,该怎么办?”其实各位家长要有信心,您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专家,应该多做尝试,通过说故事的过程去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个性、能力与需要。
我给各位一些参考的做法,仅代表个人意见。三岁是孩子听故事的黄金时期,通常孩子会喜欢听以小动物做主角的生活情境这一类的短故事,有家长可能会有疑问,觉着不照着书本他很难讲,在对着书本讲时,孩子会因为书本上的图画漂亮而被吸引,听得也会很入神,那自然而然就用这种方式最恰当。至于讲故事的时候要不要对着书本讲,那就要看家长的能力以及孩子的兴趣。我认为讲故事可以采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不一定非要对着书本去读,我认为说故事是一种直接沟通的方式 ,不一定非要借助书本或其他的工具。至于是否应该指着书本上的字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孩子学认字,没有特定的答案。但要留意,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听说读写,如果孩子是在三四岁的阶段,我觉得最好还是让他们尽情享受故事的乐趣,可以培养孩子的听方面的专注力,通过互动的方式发展他的思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至于认字呢,我觉得这时候不应该操之过急。不过如果孩子很喜欢认字,能够仔细的一边听故事一边认字,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建议家长养成睡前给孩子说故事的习惯。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故事的家长,可以参照以下方式。在讲故事之前,您可以和孩子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交流一下当天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到他的日间活动,比如当天在学校参加了什么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了什么,在班上表现如何等话题。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说说自己当天经历的有趣味的事情。这样的话你也可以根据孩子或者自己的活动来创作故事,进而帮助孩子朝更好的方面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