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学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 栀子花上的露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1:20 被阅读0次

    作者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其中关于学习的部分,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使用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认知学原理: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的避免思考。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设计为避免思考。为什么呢?因为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需要专注)、不可靠的(视觉系统的欺骗)。但是人们还是喜欢思考,这是因为好奇心。其实根本原因是:我们知道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带来愉悦感后才喜欢思考。愉悦感、满足感、成就自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取决于你的大脑要奖励了多少多巴胺。好奇心与生俱来,但是很脆弱,并且需要适合的条件才可以激发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时候是根据经验、记忆来做解决问题或做决定。因为直接提取,又快又省力,不需要多少的思考。这其中大部分是习惯,这说明习惯的重要性。

    当内容不足以保持你的注意力,好奇心在什么情况下会有长久的力量?答案在于问题的困难程度

    思考

    1. 我们一直在讲设定目标,从这里看,其实设定目标的核心是:目标难度事宜,最好目标也是在学习区,在我们决定要解决它之前,能稍微看到成功的曙光。太简单了,大脑没兴趣,太难觉得做不完大脑会逃避;
    2. 分解任务也是为了引起大脑的好奇心。分解到自己愿意行动为止,此时大脑觉得有成功解决的希望;以此来引导大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逐步向目标推进;
    3. 很多时候,所说的坚持不下去,或者没有完成事情,是因为我们的方法和工具没有找正确,现在开始重视方法和工具,方法和工具是加速器;
    学习*思考

    2.老师如何教授学生所需要的技巧?

    认知学原理:事实性的知识(Factual knowledge)必须先于技巧。

    思考是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前提是有信息,这些信息也是我们所说的知识背景。知识背景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背景知识帮助阅读有四个最突出的方面:
    1. 提供词汇;
    2. 使你可以填补作者留下的逻辑空白;
    3. 相关的要点能够合并,在工作记忆中增加空间,可以更容易大的联络要点;
    4. 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解释;

    背景知识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更能使你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想要进行批判性思考,没有背景知识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思考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首先理解记忆核心概念,少而精,反复重复;这是最基础的,一切 无捷径,全靠积累,别想打擦边球;
    2.凭空想要拥有什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等都是不可能的,你想培养的能力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知识体系在先,批判性思考在后
    3.具有浅显知识也比没有知识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比从来不做好;

    1. 知识之间尽可能多的连接起来,这样大脑才有更多思考空间;加强阅读;
    打地基

    3.记忆系统怎么知道哪些是你需要记住的呢?

    认知学原理: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关于记忆

    我们能记住带来情感反应的事情,但是情感要足够强。我们是不是对自己特别开心、难过的事情记忆深刻。准确的说是,含有情感的事情可以记得更好,但是情感对学习不是必要条件。人根本不可能记住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难怪有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记忆形成途径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要想学到知识(也就是进入长期记忆),它必须在工作记忆中稍作停留,然后才能进入长期记忆。

    如何让学生记住事情?认知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让他们思考意义。但是对于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容还是还是要记忆:比如元素周期表;这就是机械记忆,怎么办?可以采用一些助记术:首字母联想法、首字母缩写法、联想法等等;其实就是为了给出提示。记忆会是建立在提示的基础上。

    和他人交流的时候,采用故事的形式常常可以带来几点益处:

    1. 故事是建立在众人皆知的结构上,从容易理解角色采取的行动;
    2. 故事是有趣的,可能是因为推理才变得有趣,但是包含太多信息不能让听众做出推理,则有趣度大大降低;(是不是符合第一点,人只有在觉得可能得出结论的时候,才会去思考推理。)
    3. 故事容易记忆

    思考
    1.想要长期记忆,就要去思考意义、理解和联系
    2.尝试主动调动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起来,帮助更好的学习;
    3.讲故事,这这是人人爱听,学会如何讲故事,在生活中交流、演讲等都可以用到;

    理解抽象概念,最好是具体化

    4. 为什么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学会抽象思维是上学的目的,但是大脑不喜欢抽象的事物,而是倾向于选择具体的事物。

    认知学原理: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大多数知识是具象的。

    理解其实就是记忆:理解新的事物依赖于联系已知的事物(长期记忆的内容与新的作比较,放入大脑进行重组,对新知识重新理解),这就是类比有用的原因。没有人可以把新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任何新的概念都应该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上。

    很有趣的两个事实:

    1. 即使学生“懂了”,也有理解的深浅之分;(源于有限的背景知识,从而限制了理解。)
    2. 即使学生在课堂里“懂了”,这个知识也未必能完全运用到课堂外的环境中;(不能活用。1.背景知识决定了我们如何解读 ,努力结合背景知识理解问题表层说的什么;2.一个故事可能有无数个深层结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看到深层结构,所以尽可能的多见例子进行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思考
    结合背景知识,理解新知识、实现信息重组、最终长期记忆;

    题海战术

    5. 题海战术有用吗?

    认知心理学:没有充分的联系,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为什么练习如此重要?--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学习。练习的好处:
    1.形成最基础的能力和加深对基础技巧/知识的掌握;
    2.把动作转变成自动模式,从而节省了大脑的内存,把空间让出来给更深层次的大脑活动,为学习更先进的技能做准备
    3.让记忆更持久,防止遗忘;
    4.增加知识的迁移的几率,因为练习帮助构建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哪些内容值得反复练习?
    基础,即人在某一领域一遍又一遍重复的事情,为日后的高级工作奠定了基础。

    怎么安排练习效果更好?
    分散练习,处理分散时间,还要分散练习的环境。这就意味着,分散学习比临时抱佛脚的效果好的多,考试之后都可以记住的更持久。

    思考
    练习,练习,再练习。其实就是让大脑形成强壮的神经回路,在以后可以直接的提取使用。

    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tg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