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流通的红糖,更多是白糖开工的副产品——赤砂糖,以及赤砂糖二次加工而成的假红糖,这些“红糖”,品质连化学添加红糖都不如。2015年,央视315曝光了赤砂糖冒充红糖。曝光后,拿赤砂糖冒充红糖的少了,但拿赤砂糖二次加工成块状红糖,并以“黑糖”名义销售的却更多了,这样的“红糖”,颜色更黑,吃着甜腻的味道更重,“化学残留”更多,“药味”更足,对我们的健康价值很微弱,部分化学残留多还对有毒副反应,如肠道不舒服,恶心、呕吐等。
传统红糖
又名古法红糖、原生态红糖,是甘蔗榨汁后经石灰法清净处理,直接煮制而成的,因未经分蜜处理,故含大量糖蜜,且整个过程不加入任何化学试剂及食品添加剂,所以完全保留了甘蔗原有的风味和营养物质,呈红褐色并具有特定的焦香气味。红糖在我国历史悠久,一直享有健脾养胃、温中补气、缓解经痛的温补美誉。
精制赤砂糖(请注意是精制赤砂糖)
是采用亚硫酸法或碳酸法生产白砂糖过程中糖蜜未被完全分离的副产品,为棕红色或黄褐色的带蜜砂糖,但不具有特定气味。赤砂糖甜度高,方便速溶,因带有一定的糖蜜,所以其颜色与红糖相似。红糖与赤砂糖为两个完全不同种类的糖,前者属于非分蜜糖(non-centrifugal sugar,NCS),后者属于分蜜糖。
在2015央视3.15晚会《消费在阳光下》理性消费指数测试中,对“赤砂糖就是真正的红糖吗?”这个问题,有41%的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另外,笔者于2015年6月份进行的市场调研(数据来自19 个地区,116 个糖业品牌,共326 种红糖产品)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89.9%的红糖是由赤砂糖冒充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市场存在着相当规模“赤砂糖冒充红糖”的乱象,这种乱象存在的原因可能与红糖生产厂商产能落后、行业标准不完善及赤砂糖为开拓市场而盗用红糖之名有关。
国外已对红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理化特性分析,并在多个功能方面如抗龋齿、抗氧化活性、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有深入研究,具体见表1。目前,国内关于传统红糖的研究很少,仅有红糖与白砂糖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研究,关于赤砂糖的研究多集中于非糖杂质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
我国对传统红糖、精制赤砂糖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1、两种糖的色调偏向黄色。由此可知,红糖和赤砂糖的主色调为红色和黄色构成的褐色,其中红糖更偏暗褐色,赤砂糖的红褐色更深。红糖的褐色取决于加热蔗汁时产生的深褐色物质,它们的产生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的焦糖化,还原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及蔗糖的碱性水解(红糖的生产采用石灰法澄清)这4 个方面有关。另外由t检验结果可知:红糖与赤砂糖在a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各赤砂糖a值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这或许可以作为基于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提出的均匀色空间理论实现两者鉴别的依据。
2、两者在灰分质量分数、还原糖质量分数和蔗糖质量分数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赤砂糖的灰分质量分数高,这可能与赤砂糖生产过程中添加了一定的化学助剂有关。目前我国仍无红糖和赤砂糖的国家标准,现行的红糖行业标准。中没有对灰分质量分数和粗蛋白质量分数作出规定。
3、常量元素中,K(钾)和Mg(镁)元素在红糖中含量显著高于赤砂糖,而Ca(钙)、Na(钠)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微量元素中,Fe(铁)、Zn(锌)和Mn(锰)元素在红糖中含量相比于赤砂糖高,其中Fe(铁)元素含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总体看来,红糖的矿物质含量更为丰富。
4、红糖与赤砂糖所提供各矿物质的RNI占比如表6所示。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Fe、Zn、Cu元素与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调节等息息相关;Se(硒)具有抗氧化、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抗肿瘤、延缓衰老等作用。红糖可满足Fe、Zn、Se、Cu(铜)和Mn这5 种微量元素每日大致5%~10%的需求。另外,作为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功能作用的Al(铝)元素,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其每人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4 mg之内,则二者所有样品按照20g的摄入量来计算Al(铝)元素摄入量(0.04~0.50 mg)都是安全的。
5、红糖和赤砂糖的游离氨基酸中,主要成分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并且在赤砂糖中此两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红糖。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和缬氨酸这两种均为红糖含量显著高于赤砂糖,苯丙氨酸两者含量接近。赤砂糖总氨基酸量更高,而红糖所含必需氨基酸比例更高。
6、二氧化硫含量分析 红糖和赤砂糖的二氧化硫含量分别为(10.2±1.3)、(13.5±0.7)mg/kg,两者差异显著(P<0.05)。因为在赤砂糖的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作为主要的澄清剂和脱剂是亚硫酸法精制砂糖工艺必不可少的,所以赤砂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硫;而红糖中所含的二氧化硫可能来自于土壤和肥料。人体食入二氧化硫易产生过敏,过量摄入引发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其不仅可起呼吸道疾病,而且对脑及其他组织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我国红糖和赤砂糖行业标准对于二氧化硫含量分别有“≤20 mg/kg”和“≤100 mg/kg”的规定,且赤砂糖二氧化硫含量显著高于红糖二氧化硫含量;因此可以利用二氧化硫比色法实现对红糖和赤砂糖的区分。
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分布:细实线为1980年的分布线,粗实线为2010年的分布线。在20世纪初,我国饲养的中蜂约有500多万群;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蜂饲养量200多万群。中华蜜蜂分布区域缩小和种群数量减少
我国中蜂分布在北部的边缘区域呈收缩态势。中蜂在西方蜜蜂未引进之前,广泛分布在除新疆、内蒙古和青海西部、西藏高海拔地区以外的我国广大区域。现在中蜂的分布区域由北向南收缩,东北地区除在长白山外,很少见到中蜂。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中蜂的分布呈破碎化。尤其在平原和浅山区,随着中蜂饲养数量的减少,很多地方已无中蜂。在中蜂分布区域缩小的同时,在现存分布区内很多地方也面临中蜂种群数量锐减问题,尤其在与西方蜜蜂处于同一饲养区内和中蜂分布的边缘地区。很多中蜂处于人工饲养状态,中蜂饲养的数量决定了中蜂种群数量。在20世纪初,我国饲养的中蜂约有500多万群;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蜂饲养量200多万群。国的中蜂分布区在缩小。中蜂分布区从两个方面发生变化,一是北方的分布线已向南移(图1),二是华北、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平原和浅山区已无自然分布的野生中蜂,人工饲养的中蜂也很罕见,中蜂分布严重斑块化。
A长白山中蜂 B福建中蜂 C河南中蜂 D广西中蜂 E海南中蜂 F马尔康中蜂 G西双版纳中蜂 H西藏中蜂 I甘肃中蜂 J台湾中蜂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丢失
由于中蜂遗传资源管理的缺位,我国中蜂地方品种普遍混杂,严重威胁我国中蜂遗传资源。我国海南中蜂、阿坝中蜂、长白山中蜂等具有特色的蜂种栖息地,通过人为引种、转地、购入等,不断有外来中蜂侵入。一个蜂群中蜜蜂体色混杂已成为常见现象(图3)。中蜂是在我国特定生态环境下进化的蜂种,是宝贵的蜂种资源。中蜂遗传资源的多样性表现在遗传资源基本单元的数量。由于区域种群的灭绝,致使我国中蜂丰富的遗传资源基本单元数量减少;由于人为跨生态区转地放蜂、购买蜂群和购买蜂王等引种迁入,在中蜂饲养管理中的蜂王培育和自然王台选择,导致中蜂自然种群遗传结构改变。中蜂遗传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其遗传多样性丢失或遗传结构改变就将永远失去。
体色混杂的中蜂A 四川阿坝中蜂 B 吉林长白山中蜂 图中深色圈中的蜜蜂体色偏黑;浅色圈中的蜜蜂体色偏黄中华蜜蜂遗传资源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外来中蜂基因改变种群遗传结构。外来中蜂基因入侵的主要形式为引种、购买蜂群和转地放蜂。由于在国家层面对中蜂遗传资源保护的缺位,中蜂蜂王的邮购、中蜂蜂群的买卖和中蜂转地饲养没有任何限制。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组织和行业组织重视对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中蜂遗传资源的破坏。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重视中蜂产业扶贫工作,海南、贵州、陕西、甘肃、浙江等地出现大量从外地购买蜂群现象。蜂农自行从外省购买中蜂很多,辽宁、吉林因从外省购买蜂群对长白山中蜂遗传资源构成毁灭性风险。四川阿坝州也面临同样问题。山东沂蒙山区曾发生购买外地中蜂导致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暴发。转地放蜂因迁入的数量多,而且多在分蜂季节性成熟的雄蜂较多,对改变中蜂种群遗传结构影响很大。广东和广西大量中蜂转地至海南岛,对海南岛特有的中蜂遗传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将不同生态区域的中蜂基因引进后,由于中蜂交配的不可控性,不可避免地改变当地中蜂种群遗传结构。引进蜂种出发点是为培育优良蜂种,但引种后外来基因长期存在而改变原有中蜂的种群遗传结构,会加大当地中蜂遗传资源毁灭性危害的风险。
(2)人工育王和换王不当。在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推广以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蜂群势多在8~10足框。现在这些地区的中蜂群势下降一多半,被蜂农称之为“蜂种退化”。很多养蜂人将此简单归罪于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造成群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中蜂饲养者在生产换王中无意识选择所致。由于移虫育王技术在中蜂饲养中不普及,中蜂饲养换新王时,养蜂人往往在早出现王台的分蜂性强的蜂群中获取王台。多年来的人为选择使得蜂群分蜂性越来越强。中蜂优良蜂种的选育和良种推广不当,同样可能造成遗传多样性的减少。在中蜂良种选育过程中,注重的是对生产性状的选择。由于对生产性状追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再通过良种推广就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丢失。
蜜蜂自然蜂巢树洞(3)自然环境改变。影响中蜂种群数量动态的自然环境因子主要是蜜粉源。森林和自然植被的破坏,蜜源作物栽培的减少,现代集约化农业造成蜜源种类单一,均严重影响野生中蜂的生存和中蜂的人工饲养。野生中蜂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蜜粉源因素外,就是自然界蜜蜂筑巢条件的破坏。原始森林的消失,蜜蜂自然蜂巢树洞(图4)数量减少,野生中蜂往往被迫侵入有限的人类制造的空间,如箱橱(图5)、谷仓(图6)、地板下空间等。这些野生中蜂免不了受到人类干扰和破坏,如毁巢取蜜。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房屋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蜜蜂可利用人类制造的营巢空间越来越少,野生中蜂生存也就更加困难。由于中蜂在很多区域内种群数量的减少和中蜂种群分布的破碎化,造成中蜂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中蜂种群灭绝在我国已十分严重,种群数量有继续减少的趋势。随着中蜂分布区域缩小和种群数量的减少,我国宝贵的中蜂遗传资源还将继续丢失。
遗弃的箱橱 谷仓(4)西方蜜蜂竞争。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是近缘种,生态位基本重叠,种间竞争十分激烈。蜜粉源是蜜蜂生存的基础,西方蜜蜂群势强、饲养数量多,采集力强,种间盗性强,消耗饲料多。在蜜粉源食物竞争中,中蜂处于弱势。西方蜜蜂饲养的集中区域中蜂很难生存。西方蜜蜂转地饲养使大量西方蜜蜂在花期集中于主要蜜源场地,虽然花期结束后西方蜜蜂撤离,当地的野生中蜂仍因在主要蜜源花期贮蜜不足而面临生存困难。因西方蜜蜂蜂场的竞争,中蜂蜂蜜产量降低,导致中蜂饲养的数量减少。中蜂与西方蜜蜂的亲缘关系很近,蜂王性信息素十分相似。中蜂蜂王婚飞时往往受西方蜜蜂雄蜂干扰。在西方蜜蜂种群数量占优势的地区,中蜂蜂王的交配很难成功。
(5)野生中蜂猎取和原始养蜂方式。在当今的生态环境下,野生中蜂数量极少,部分野生中蜂是养蜂场逃逸到野外的饲养蜂群。虽然如此,在人们片面追求天然野生蜂蜜的情况下,只要发现野生的中蜂蜂巢就会毁巢取蜜。这对脆弱的野生中蜂资源破坏性极大,尤其是在濒临灭绝的分布边缘地区。中蜂原始饲养多为用各种蜂箱诱引的野生中蜂,这种饲养方式大多用“杀鸡取卵”方式获取蜂蜜,取蜜后蜂群基本无法生存(图7)。
中蜂原始蜂群取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