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对我来说,有三个深远的意义。最开始是为了破除执着,后来被红英姐影响,认识到了赠书背后的深远意义,传播文化。而我自己建立的那个意义,便是提倡价值价阅读,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这也是我的一种分享,因为我在逆境中时,是通过读书重生的。
最开始送书,是从认识的人开始。我和几个同学建立了一个读书会,我带她们一起读书。红英姐第一次就是送我十本书,我也准备每人送十本为标准。我家里藏书目前有两百多本,大多数我都读完。
我根据她人需求,不同类型组合,与十本为标准。到快递公司邮寄的时候,快递告诉我,一箱书只能装十斤。有些书一本就很重,一套就好几斤,十斤书可能根本没有十本。而快递费在乡下,一箱就是几十块。
于是,我就以十斤为标准,每人送十斤。如果家里没有的,或者写了笔记的,我就买新的送。我一般先问对方是要新书,还是愿意接受我读过的书,根据他人需求选择赠送方式。
后来开始送陌生人。在简书,看到某人的文章里面说到她爱书,我就想送书给她。书能送给真正爱书的人,就是为它找到了好的主人,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同时又传递了她人赠书给我的爱心。
偶尔看到某人写文章诉说心里苦闷困惑之事事,我也很想送点安慰和鼓励,让她感受到一点暖意。我曾经心里痛苦时,多希望有人能安慰一下,给点温暖予我,对于需要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句话都是是多么可贵。我又想到送书给她,让书去治愈、安慰她。
我给别人发简信,单刀直入,说明送书理由。有人开心地接受了,立马发个地址电话来。
有的人一听要送书给她,以为我是骗子,有不良企图。很干脆地拒绝了,还留下怀疑,让我很尴尬。我又安慰自己,毕竟是陌生人,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不过还是有点泄气,觉得吃力不讨好,还被当成坏人。于是,就不再送陌生人了,也不盲目送了,会先观察,了解一下情况,再询问对方是否需要。
这几个月赠书七八十斤,还有在网上买的新书,直接寄给了对方。书送完以后,也没再联系过对方,如果是陌生人,我就忘记了。认识的人,有三个因为我送书给她,开始读书,在生活中变化很大。
前几天给一个群友送书,开始送的是雪漠老师的《老子的心事》和《世界是心的倒影》。她收到书后,对我说了一句:“谢谢你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这是赠书以后,听到最有共鸣的一句话。这句相似的话,我曾经就对送我雪漠老师书的朋友说过。因为她赠书与我,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再赠书与他人,传承了她的爱心。
我在往外送书,却又不断收到其他朋友给我送书。今年收到的书,目前有五十来本。这更让我懂得了爱与传递的价值。
我送出去的,又在流动着回到我身边。但是感受与意义却又不一样了。在赠书的过程中,我已经得到了成长与升华。而我收获的,除了自我成长,还有更多的情谊。
这就像点亮一个火炬,因为红英姐和娴子传给了我,我又继续传下去,而且要一直传下去,不能让火在我这里熄灭了。
一个人要想成长,就必须去做事。做事,就必须要有实际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意义。
我在简书认识的几个老师和朋友,都是这样做的,她们就是我效仿的对象。赠书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也是大事。
老师说过:“做事,其实是成长所必须的经历。成功,挫败、失败,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可以促进生命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