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读书略记

作者: 钓鱼舟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1:43 被阅读13次

2018年读书略记(一)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人物论》

此书长短文章14篇,包括“大帝与明君”“乱世宰相”“资本家与地方官”“儒家与文人”四部分,宫崎市定对复杂人性的观察,因为史料的原因不得不瞄准一些“大人物”,故有“我对普通人类没兴趣”之说,但他并非钟情于“大人物”,他瞄准的是人物背后的制度与结构。

【陈侃理:《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从政治文化角度全面梳理儒学与数术两个灾异论传统的构建、发展过程和与政治的互动,儒家灾异论看后果、找原因,数术灾异论看征兆、重预测,相互吸收,何存起用。许多分析很精彩,如论董仲舒以论灾异险遭不测,又以实现太平盛世的高标准为武帝所不喜,公孙弘以论灾异得幸,又以跑步进入太平盛世说迎合求治心切的武帝致位通显等等。

 

【侯旭东:《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重新打量西汉历史,挖掘看似无关的现象与人物背后的关联,将通常所谓的重大事件、人物生平放回到日常的事务过程与关系过程之中,试图建立一种立足当时、顺流而观,揭示反复出现的言行如何构成历史的新的分析分析方式。

 

【蒲立本:《安禄山叛乱的背景》】

蒲立本先生1951年提交给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考证认为安禄山的父亲安延偃是北突厥军中的一位粟特军官,,母亲是阿史德部落的一位贵族女子。蒲立本同意陈寅恪先生的观察,认为在唐玄宗统治初期,来自山东、江左靠科举出身的新型文人士大夫阶层,蒲认为,他们对唐玄宗建立强有力的财政体制健全的中央政府没有帮助,于是唐玄宗在走向末路的关陇贵族中找到了自己的代理人,但正是贵族派官员对权力的滥用很大程度上为安禄山的叛乱提供了条件。

【冈田英弘《世界史的诞生》】

有人,有文明,并不一定有历史,有历史的文明只有地中海和中国两大文明,地中海确立的是希腊战胜波斯、欧洲战胜亚洲的,以变化为主题的对决历史观,中国确立的是维护帝王权力传承的不承认变化的正统历史观。世界史的可能,不仅是东西合体,而是以中央欧亚为中心来叙述,故蒙古帝国才是世界史的开端,它的作用在于连结东西两个世界、重新划分新的国家,传播资本主义经济并逼出了海洋帝国。

【王瑞来:《近世中国:从唐宋变革到宋元变革》】

唐宋变革讲的并非是唐宋之际的变革,而是中唐之后的时代变化,宋元变革讲的也是南宋开始的时代变化。作者认为,蒙古对南宋的不流血征服并未中断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明清江南社会奠定了基础。元虽停废科举,但以吏为官及设置儒户,确立了士人不以财富为标志、不以职业为区分、作为编户齐民之一类的独特文化身份,成为明清强势乡绅社会的渊源。书中所述宋人金榜题名后从“破白”到“合尖”的艰辛历程给人印象深刻。

刘浦江:《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从历代王朝阐释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的“五德终始说”的流变与终结入手,兼论元明民族主义想象、乾嘉倒错的夷夏观,民国的太平天国史观,试图把握中国思想史的大体走向,旁征博引,步步为营,议论风生,淋漓酣畅!英年早逝,天妒英才!

【秦家懿:《王阳明》】

目前读到的解析王阳明学说的书中最为简要透彻的一本。阳明为世人提供的不是外部输血术,而是心脏复苏术,要靠人的自身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

以篇名为书名,大部分文章是欧美对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扼要介绍。

【忽滑谷快天:《王阳明与禅》】

以儒家性善同于“佛证得一切众生一心觉源清净之理”,以断天理明人欲为断烦恼证菩提,还是传统的儒出于佛的思路。不过,既然禅是后起者,其对老庄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和自我转化不是更明显吗,方其剩时,这些不会提,当其衰时,这些反着提,倒因为果也是时有发生的。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

黄宗羲受刘蕺山思想影响最深,大体以师说的判准去简择阳明的思想,批评朱子的哲学,而把周、张、二程当作宋明理学的共同渊源。此书一反大家从阳明讲到蕺山的习惯,由蕺山讲到阳明,从而确定黄宗羲的心学定位,创获颇多。黄宗羲哲学上原创性不大,但以其哲学原则编思想史,是个创举。

黎业明:《明儒思想与文献论集》

不错的论文集,通过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等人的个人交往及讲学活动,折射思想变动的时代背景。

朱鸿林:《儒者思想与出处》

“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之一,反映了近来思想史研究的进路,为了充分理解古人的所说的话,要知道他们说的话要对谁说,这些话是不是他们想说的,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话、怎样说这些话,同时代人又是如何理解他们的话。如论真德秀著《大学衍义》意在美善和强化戏剧性得位的宋理宗的个人修养,邱濬著《大学衍义补》则在于应对土木之变后的挑战和危机,提供政治改革蓝图,陈白沙著《圣学格物通》虽有劝诱更是对嘉靖帝尽忠补过的表示,分析精彩入微,煞是好看!这一“系列”中,《明太祖与经筵》尚未出,甚为期待。

【葛兆光:《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朝鲜“小中华”对满清“夷狄之邦”的观察和想象。

葛兆光:《且借纸遁》

葛先生的读书札记,有历史思考,也有时代之思。如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是提到,一直到六/四时期,学生要求政府承认其行为合法性,当时有人嘲笑这种行为幼稚,认为行动的目的变成了证明行动合法,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上的矛盾,但是,从‘公共领域’这一理论角度看来,它恰恰还是在争取一个‘公共领域’即合法地形成批评舆论的空间。读赵鼎新著作,葛先生认为,认为其忽略了80年代的文化思潮背后的政治诉求,看上去幼稚、浅薄的文化追求和情绪化诉求,实际是晚清以来长期积蓄的民主自由观念和反专制观念的表现,来源于当时人民对于“国家”的深刻不信任甚至敌视。

【王家范:《明清江南史丛稿》】

80年代以来的论文及散论、讲谈、序跋,善于提问,思路清晰。明清江南经济发展,市镇蛛网密布,手工业发达,但如无机器引进,则不能实现所谓“工业化”,以“现代工业化”之名反溯,赠其“早期工业化”之美名,恐不恰当。不但要研究生产,还要注意消费,以江南丝、棉产品为例,购买者在上有政府军需,在下者为官绅富商,民众内需严重不足,自然限制了生产的发展。

【王家范:《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

文章都不算长,观点不逐新潮,因为篇幅有限,多是点到为止。如论《白银资本》,白银是进来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花在哪儿了,有没有成为“资本”,这是个问题。提到咸丰十一年(1861),户部为逃避肃顺“宇字五号案”的追查,消灭文档字据有关罪证,纵火焚毁房部档案房处所三百余楹,可视作清王朝“亡国末运的征兆”。现在的遗憾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不像木结构的那样易燃,档案只能偷走,还要摄像头配合坏掉。

【彭穆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彭穆兰博士论文,获费正清史学研究奖。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重腹地、轻落伍,对传统政府责任使命的推卸和缺失,虽然“自强”方面取得了成绩,仍然不能免于失败。

 

【彭穆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市场的出现有赖于社会习俗的形成,文化塑造也改变着人群的喜好与需求,文化偏好于地理因素一起,创造出了不同的地区。世界经济向来不是特别讲究道德的领域,书中对暴力在资本积累、市场形成中扮演的角色的探讨颇为引人注目。

 

【王钟翰:《清史十六讲》】

围绕清代人物、官制、历史问题、满学研究几个方面的论文集,娓娓道来,颇为可读。雍正继位非夺嫡,太子已废,无嫡可多,不多仍系篡夺,多的是皇十四子胤祯之位,其诛戮年、隆与诸弟,泄愤是其次,主要是保位。胤禩与胤禟改名阿其那与塞思黑,并被雍正拐着弯儿骂到了自己是狗、猪的兄弟,阿其那可能源于夹冰鱼,“俎上之鱼”,塞思黑不过是“令人讨厌之人”。

 

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

满朝文武,多有小人,遭遇不同,表演各异,洪承畴演的是个叛变投敌者,是个残酷而有趣的个案。他有文韬武略,却无弘毅坚持,热衷功名利禄,而又谨小慎微,善于经营关系,惯于见风使舵,虽对满清有大功,终不免被列“贰臣”。黄道周一联颇堪玩味: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在一处悲剧中,史可法、洪承畴自然都是悲剧人物。

【王庚武:《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描述中英民族关系史,四个关键词:打仗、贸易、传教、统治。讲的比较宏观、也比较深入。从中国精英对统治模式的挑选,指出其中“暗藏着中国人的焦虑,期望在最短时间里找到复兴之路,重现昔日四方来朝的盛景,财富无数,号令天下”。中国人的道德理念、政治理想,总是胜者为王,而在决策中采取的往往是精明的使用主义,王先生推测:如果中国领导人能抵御住要求多党制民主的压力,最终就会走向一种“无党制”国家,代表全民,这更趋近中国本身的政治传统。这种集军、民、党为一身的“官僚政府”,与历史上英国殖民地的政府倒相类似。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经典重读,真复辟中有假复古,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沈渭滨:《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

专讲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外关系以及英国策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分析缜密,纤毫毕现,文字耐读。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总是通过落后国家付出沉重代价的方式实现。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

读毛先生戊戌变法研究之前,重温一下鸦片战争。

【宋念申:《发现东亚》】

视野开阔,笔端跌宕,好久没有读到这么精彩的书了!

【内藤湖南:《禹域鸿爪》】

内藤先生的考史游记,虽曰“凡属中国之物,皆在嗜好之列”,也有一些中肯的批评。译笔雅近文言,颇为可读!

【小林武:《章太炎与明治思潮》】

穿透章太炎诘屈聱牙、古色苍然的华丽语辞,揭示全球化初期的背景下,章太炎对叔本华及时姉崎正治、中江兆民思想的批判摄取。作者主张章太炎主张克服利己并宣传革命道德,是受到主张期待报恩为不道德的叔本华《道德学大原论》(中江兆民译)的启发,我觉得,他这种思想的恐怕更多来源于竺道生的善不受报论。

【冯兆基:《寻求中国民主》】

对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说”的修正,作者认为1929-1949年间,公民抗争精英相信的是救亡与启蒙的一致性,启蒙是救亡的必要条件,在民族危机之时提出政治改革要求并非不爱国,至于他们的失败,是因为抗战压缩了他们的空间,削弱了他们理念的影响力。救亡还是压倒了启蒙,不过这是世事的结果,而不是他们所怀启蒙与救亡理念的内部转换。

【瞿骏:《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活动》】

追寻清末民初文化危机或曰政教危机的发端、表现与后果,史料扎实,以“去熟悉化”达到“再历史化”,让思想的云贴近地面,具体考察作为饭碗和生意的文化如何走进社会生活,发挥其伟力,侧重小城镇,打捞“失语者”,体会“走向现代”的丰满背后现实的极度骨感。

【三谷博:《黑船来航:对长期危机的预测摸索与美国使节的到来》】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率舰抵日,后签订《日美和亲条约》敲开200余年的锁国之门,其中的交涉,因语言及外交惯例的差异,产生了许多误解和摩擦,此书钩沉索隐,理清脉络,尤重细节,回头来看,处处都是英明的短视,这也预示了人类社会集团的长期危机。

【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二战在亚太地区起源于日本外交决策的一再误判和日本政客的节节失误,最终让日本走上了同美国背水一战的不归路。

【纐缬厚:《何为中日战争》】

对近代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各种思想观点的简要梳理非常清晰,关于二战中日本到底败给了谁,作者指出,侵华战争事实上的失败,是导致日本对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这不过是寻求利用所有的战机,以图延迟战败的到来。

【高桥哲哉:《靖国问题》】

靖国神社通过高妙的“感情的炼金术”,把战死者的悲哀转换成了幸福,光荣的遗属说:“一想到孩子是为国家死的,还被天子夸奖呢,就像什么都忘了似的,高兴得来精神儿啦。”对于那些无视这种炼金术,拒绝合祀的遗属,答复则是“阵亡者的合祀是按照天皇的意志进行的,这与遗属的意志无关”。大家关注的是二战“甲级战犯”的合祀,不过应该看到的是,靖国神社与日本近代以来的为获取殖民地与镇压抵抗运动而进行的战争都有关系,除了“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一战”、“满洲事变”,还有1874年最早向海外派兵的“台湾出兵”、1882年—1884年的“朝鲜事变”、1895年的“台湾征讨”、1896年—1911年的“韩国暴徒镇压事件”、1896—1915年镇压台湾少数民族的“台湾理番”、1903年“台湾雾社事件”等等,这些都被记述为正义的战争。有人提出把二战“甲级战犯”分祀,这反而让他们做了天皇及其他人的替罪羊。有人把靖国问题解释为“文化问题”,但只祭祀本方阵亡者的做法显然与日本中世纪和近世祭祀地方阵亡者的“怨亲平等”做法不同。总之,一切取决于政治!

【吉冈义丰:《白云观访信录》】

关于初期全真教发展史的梳理引人注目。王重阳的自信同样引人注目,哪怕是没来由的自信。

【任文主编:《东征·西征》】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之一种。以前读阎锡山日记,发现好浓的鸡汤,充满传统“聪明”,对中央政府的门罗主义,对延安的追而不围,皆是明证。徐永昌的分析到位:“阎先生最是好巧好迟,尤其对外能明,对内则暗,愈闻离奇之谣言,愈是宁信其有,遂造成狐疑满腹之心绪,功不敌过之状态。”

【任文主编:《我所亲历的延安整风》】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之一种。师哲的感慨有意思:康生干了一辈子坏事,在党内数十年,一直干着危害党的勾当,然而几乎步步、件件都能得逞,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任文主编:《延安时期的大事件》】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之一种,包括周恩来老山遇险事件、黄克功事件、日机轰炸延安、王实味事件。王实味批判会,范文澜发言:“希望把他从茅坑里救出来,可是他却想把我们拉到茅坑里去,这真是岂有此理。”他没想到的是,在挖坑者眼里,他们都是坑里人!

 

【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阎锡山日记》】

字字处世格言,句句心灵鸡汤!有不少好玩的,如1935年3月16日日记:“某之妻谓某曰:‘你以资本家亦入共产党,足证明马克思学术存在决定意识之非。’”可见马克思理论的影响之深远。4月5日日记:“求真理是为做事,勿因真理碍做事。”这就近于辩证法了。

【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中规中矩,比较全面。知青下放的意识形态口号下是经济的小算盘,不过经济帐没算好,把八九千万长期摒弃在城镇就业市场之外,令城镇劳力短缺,结果被招工进程的农民数量与之不相上下。另外,国家为下乡运动花的钱占到可国家预算支出的1.6%,这还没算上知青家长和农村集体的花销。

 

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

先读第1版,再读补译第15章的新版,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很有说服力,虽然作者称许“正是唯物主义者比唯心主义者更充分地真正掌握了说服的艺术,及历史悠久的诡辩术”。说到民主与自由,民主概念可以推到出自由观念,但自由是民主制度的收获,却不是它的产物。自由主义政治就是宪政,自由观念并非来自人民权力说,而是来自平等权利、平等参政权的观点。

 

【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仔细研究了美国开国元勋们制定宪法的动力和他们代表的经济利益,认为宪法并非“全民”的产物,而不过是希望从中获得利益的一个经济利益集团的产物,作为原始和根本的经济力量比其他力量更足解释事实,宪法制定者承认经济利益在政治上的力量并巧加利用,从而把新的政府建立在了唯一稳定的基础——经济利益基础——之上。这是夸还是骂呢?比尔德的观察,立宪时期已经有人指出,将其看作“富翁与野心家”的阴谋,不过很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唐晓峰:《新订人文地理随笔》】

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头脑,把握地理机会。

【邱震海:《当务之急:2014−2017 中国的最大风险》】

4年前的书,今天看,风险多已落地生根。作者认为,中国未来,两点很重要,一是创新,而是经济自由度,而经济自由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但民营企业作为经济上的正规军,在政治地位上依然是杂牌军。作者还认为,第二次改革不是改革,而是纠错,如何走出“改革-试错-纠错-再改革”的循环,仍然是个问题。

【梁鸿:《中国在梁庄》】

每个人都有一个永远在其中生长而又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孙犁:《书衣文录》(手迹)】

多常见书,这些书如果再版,封面书名可换上孙先生的字,真漂亮。记事之外,偶发议论,挺有意思,如评知堂:因缘日妇,投靠敌人之汉奸文士,无聊作家,竟得高龄,自署遐寿,毋乃恬不知耻,敢欺天道之不公乎?

【张宗子:《往书记》】

文字清劲。一句话说得好:太爱的东西,往往无话可说!

【韦力:《古书之爱》】

古书拍卖的实战记录、经验总结以及自藏古书的研究札记,文笔一半,平实动人。

 

【米芾:《宝章待访录》(外五种)】

米芾说话直,于是张彦远撰书史,上追沮苍,只是骗人;杜子美惜薛稷“惜哉功名迕,但见书画传”,满脑子当官,不明白功业不免速朽,书画却能传之久远;前闲论书,比喻奇巧,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他的经验之谈容易为人接受;别人藏的书画,多假、俗,自家的东西真、雅……就爱说实话!

 

【余非闇:《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研究中国传统颜色、颜料的里程碑式著作,金针渡人的经验之谈。整理者刘乐园(Lewis Eden)注解订补差谬,疏解烦难,功不在小。

【石守谦:《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

绕塔说相轮,不免隔靴搔痒,聊可增广见闻。

 

【朱颖人:《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课徒画稿笔记》】

有绘画思想也有技法解析,朱先生是有心人。

【陈永怡:《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

主要讲潘天寿先生画作的笔墨、构图、境界,还不错。

【孟繁玮:《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龚贤》】

【陈文瑛:《人美画谱:龚贤》】

【田洪:《龚贤书画集》】

【《历代名家册页》编委会:《历代名家册页:龚贤》】

【盛天晔:《中国历代名家册页精选:龚贤》】

【文博:中国历代名画作品欣赏:龚贤】

易东升:《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龚贤

【龚贤:《中国古代名家作品选粹:龚贤》】

【杨建峰:《龚贤》】

【刘墨:《龚贤》】

【陈连琦:《龚贤》】

【柯文辉:《龚贤画论臆解》】

今年仔细临了一下龚贤,请葛涛老师批评,颇为受益。

相关文章

  • 读书略记

    我不敢说我真正的读过它,我只能说我浏览过这本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有130篇...

  • 读书目录略记

    下面的书偏向于哲学,文学,心理学,历史,经济,管理,营销,广告,营养等其中不少书是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MBA...

  • 2019年读书略记

  • 2018年读书略记

    2018年读书略记(一)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人物论》】 此书长短文章14篇,包括“大帝与明君”“乱世宰相”“资...

  • 2018年读书略记

    2018年竟然是我从2012年有统计以来的一个读书的“小年”,这是年初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以往读书量至少能保...

  • 2018-02-09

    丁酉习字略记

  • 什么是省略记号?

    什么是省略记号? 省略记号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在记谱法中经常应用许多省略记号。1.移动八度记号。用记号

  • 什么是省略记号?

    什么是省略记号? 省略记号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在记谱法中经常应用许多省略记号。1.移动八度记号。用记号

  • 略记

    下班回家,走到小区门口找不到门卡,一个西装小哥大步走过来说:别找了,我这有。语义略有得意,说完拿着他的卡在电子机上...

  • 略记

    打弯一次到九十度。 术后第二天,羡慕没有病痛的人 为一个十秒的舒服姿势而安慰 夜晚无寐,翻身。能侧身的时候。 临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读书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v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