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初始-陆九渊
陆九渊的理论出发点与朱熹有所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朱熹认为“性即理”,这和他们如何对待理气关系有关。朱熹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始终是形而下的,陆九渊则认为气是理的表现,所以心当然与理是同一事物,是对它的全然体现和另一映照。
1、在陆九渊处,理是客观规律和人伦道德的统一,“心即理”是通过将心提升到理的层面来实现的,而这是通过心的“大”、“同”等来实现的:
“大心”:与天地相似相通的心;
“本心”:本然之善心;
“同心”:圣人和普通人所普遍得到的心;
2、要时刻回到心的“大”与“同”状态,就需要切实的修养。修养的首要在于发明本心,即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时刻去除私欲和意见的遮蔽;其次是存养本心,即做到思与求这二者以充实本心之善性,前者指辨明当下是非,后者指求索真是真非;最后是自作主宰,也就是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实现由本心来作主宰。
3、除了修养方面的工夫,陆九渊还提出了致知方面的意见。比起朱熹而言,陆九渊并不强调穷理的作用,而是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反思才是最首要的;而在读书的问题上,他则主张优游读书,精熟为贵。
功利之学-陈亮叶适
面对南宋晚期内忧外患,偏安一隅的局势,陈亮和叶适主张要从理学这种过于强调形而上致思与个人修养的内在路径当中积极走出来,发展向外积极实践的功利之学。
1、陈亮针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认为学问应当注重现实的需求和理想,要发展事功之学来解决国家危难和民间疾苦。因此,他从理学的路径出发,进入到理的形而上范畴,又从现实功利之处而出,将理最终落实于其上:陈亮认为,形而上的道寓于形而下的物当中,理并不超然于物外,而应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来实现理。同时,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并强调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在政治和历史观方面,陈亮认为要义利双行,王霸兼用,同时宣扬英雄史观,维护霸道理论,强调人欲的正当性,主张人之本性即是人的个体性,而非一般性。
3、叶适同样是从理学的进路出发,认为所谓理,就是在事物殊异中不失一贯之者。同理,“皇极”(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虽非一物,但由于处在建极之物当中,所以只能从有形物出发,才能切中皇极。因此,一方面唯有以事论道,以功建极;另一方面,由于皇极是为中庸之物,也即“诚”之物,故而叶适也强调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落实到深信力行的路线上来。
4、在回归到关注现实和国计民生的路线上时,叶适在政治上主张君民一体,礼臣恤刑;在经济上强调财用为重,明道计功,两不偏废;在外交上反对议和。
明代心学-王守仁
1、王守仁与陆九渊的心学存有路向上的差异,陆九渊虽然将理学落实到心的修养与感知之上,但走的始终还是由下而上的进路,即去除私欲蒙蔽,回归共心与同心,仅将本体的心作为理的气之表现,借由心性修养,回归到理之明辨,作为心之主宰。而王守仁在提出“心即理”时,完全将天理置于伦理意义之上,并拓宽了心的范围,使得心全然与理等同,进而从心出发来窥见和规定理,提出心不只指心的本体,也指个体的发用流行之心,心、性、理三者在本体意义上同一,但若是从修养论上来看,理则全然是心发用流行的产物,因此便得出了一条从上往下的进路,将本然就内涵且等于心性的理,向外推至出来。
2、既然天理是伦理意义上的,因此对天理的践行就成为一种道德修养上知行合一的实践。此处的知与行的关系就不再是知识意义上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而是同一种本然的道德心性向内自觉与向外践行的关系,知行二者中皆不存有主客观的分界,仅是作为道德精神向内或向外的不同意志指向。而知行合一的层次共分为三,第一层是自然的层次,第二层则是自觉之知与意念显发之行的一时并在,譬如好好色,恶恶臭。第三层则是好善与恶恶都自然而然,如同人的天性一般的真知行阶段。这种“心即理”的修养论,是将儒家的道德本体落实到实践生活中的表现,认为伦理道德并非是主观好恶,而是万物自然而然的秉性。而知行合一的关键又在于“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人人皆有的至善之性,是知是知非的知觉。作为性,它是心之本体与发用流行两面的统一(即又源自于本体,又显现于发用,并且通过知觉得以表现的内容),但此至善之性却常因私欲障蔽而无法彰显,因此只有不断推致开来,才能将是非善恶推行于万物之间——此即“致良知”。
3、前者是讲本体,后者是讲工夫,而本体在工夫上极致的显现,即是境界。其中,本体是形而上的三者统一之处,工夫则是形而下的具体落实与实践,境界则是三者归宗和最后统一的指向。
·本体:天理是公认的本体,心在本体上与理相同,同时又有体用之分,即又能在道德实践的意义上生发出理;本体第二规定,则是“良知”,强调的是一种有具体内容与能力的昭灵明觉,它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本体第三表达,是从境界上的无善无恶出发:即对具体对待之善恶的超越。
·工夫:实践即是王阳明一生探索的基本工夫,也是其学说的命脉。针对工夫,王阳明认为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唯有“上根”之人可以从静处体悟,而“中下根”之人则必须结合于事上磨练。
·境界:通过工夫最后所达到的境界如何,要根据一开始所注重的本体的方面来判断。若本体是心,那境界就是万物一体之仁;若本体是良知,那境界就是“廓然大公”;若本是无善无恶,那么境界就是无善无恶,即至善心性的超越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