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玉海名家
【玉海名家】永嘉巨子叶适(下)

【玉海名家】永嘉巨子叶适(下)

作者: a07297ace6c3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4:22 被阅读7次

                                                         叶适纪念馆叶辅忠介绍叶适生平

                                                            叶适纪念馆许良钦/摄

                                                        叶适著作《水心文集》

      南宋是呼唤英雄、造就英雄的时代;也是激发爱国热忱、孕育仁人志士的时代。在旷日持久的宋金战争当中,叶适力主抗金,其北伐时“建立堡坞,击退金兵”,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叶适的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当南宋江山遭受夷狄女真族侵犯时,他主张抗击、收复故土。同时,他揭露宋代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弊端,深入系统地提出系列改革措施。当开禧北伐失败后,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叶适毅然受命,带病出征,组织兵民,抗击金兵,收复失土,立下不朽功勋。

      而在两宋统治集团推行“崇尚文治”政策时,离国都不远的永嘉(温州)工商业发达,叶适对政治、经济、文学、史学、经学、教育等思想从自我成熟到向外传播已轮廓分明,更因完成永嘉学从继承、发展到完成的过程而彪炳史册。

      -见习记者林晓

      抗金屡建功勋

      开禧元年(1205),南宋决意北伐抗金,由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带军出伐,恢复中原,这是南宋朝野爱国人士的一致心愿。然而,当时叶适认为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冒然出兵,将“至险至危”,他几次向朝廷上奏,阐述自己对时局的认识,基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提出“修实政、行实德,变弱为强”,“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攻”的战略主张。

      叶适一贯主张抗金,但此刻为何决意按兵不动呢?这不能不说明他具备沉着的性格与考虑大局时势的心机。记者在查看清末学者孙衣言编撰的《瓯海轶闻》时,在《水心能断大事》一文中见到如是描写:“水心平生静重寡言,有雅量,喜愠不形于色,然能断大事。”很好的诠释了叶适的性格与为人。

      事实证明了叶适主张布防淮汉、巩固后方阵地、兵民结合、培养实力、伺机推进的方案是切合实际的。

      立功心切的韩侂胄意气正浓,根本听不进叶适的建议,一意孤行。不出所料,韩侘胄在取得一些小胜利后,随即在战场上转入不利局势,各路兵马纷纷败北,金兵势如破竹,前锋甚至抵达长江北岸。朝廷紧急任命叶适为建康府(今南京)知府兼沿江制置使,负责长江下游一带的防卫。

      叶适受命于危难之际,到达建康府后,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防守。如何才能稳定此时的人心士气呢?说空话是没有用的,要靠实际战斗方能取得胜利。叶适采纳得意门生滕宬的建议,发挥南兵之所长,去砍营劫寨。

      于是,叶适重赏来募勇士,第一次召募到市井悍少和帐下强将,用200人作为敢死队。派采石将徐纬统领,夜间乘小船渡到北岸,在茅草芦苇丛中埋伏起来。金兵来时,先用箭射,箭射完后,又挥刀向前砍敌兵,金兵不知宋军虚实,在惊慌中败退。

      如此,敢死队队员往返江南江北10多次,皆获胜利。叶适又命江北石跋、定山两个据点的宋军出击劫敌营,并不断传来捷报,金兵狼狈退去。胜利消息传开,士气大振,人心也安定下来。

      记者在记载明代温州社会生活的《岐海琐谈》一书中找到相关记录,其中第三十五篇记载:“夜过江北,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这里记载的就是叶适在任建康府时的抗金事实。

      建堡坞置屯田

      市图书馆顾问陈正焕认为,叶适是开禧北代中功勋卓著的抗金英雄,自开禧二年(1206)春入京后,先是明确反对冒然用兵,后在局势危急时,临危受命,直至击退金兵。这不能不说是南宋抗金史上辉煌的一面。“由叶适提倡的筑堡屯田、安置流民、精心构建防务体系,也成就他人生历程中最为光彩的一页。”陈正焕说。

      开禧三年(1207)二月,叶适因功晋升为宝文阁待制,改兼江淮置制使,负责筹划江北的军事防务。这时,金兵已撤退至濠州(今安徽凤阳)一带,战事相对比较平静。在着手筹划如何“防江”时,叶适仔细研究历来防江的案牍,根据建康府地势,他提出极具战略眼光的“过江守江”策略,从防御角度来看,是以江北守江,而从进攻角度来看,这里又建立收复中原的前沿阵地。

      按照这一战略构想,叶适着手策划和实施几件大事,一是建立堡坞,加强防御作战能力;二是措置屯田,既安置两淮流民,又为作战提供粮草保障。叶适的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构建江淮防卫体系,粉碎金兵的渡江阴谋,其显著的功绩,使叶适得到朝廷“赐金带”的奖励。

      当初,叶适赴建康府任职时,正身患疾病。然而,他抱病出征击退金兵后,又孜孜不倦地忙于措置屯田和建立堡坞等事,终日劳累,以至病情越发重了。记者在《水心文集》卷二《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的末尾处读到当年叶适描写自己病情的句子:“旧疾之外,复增新病,背病半年,呻吟宛转”。病痛至“呻吟”,可见其病情之严重。

      然而,南宋朝廷的形势变化却越来越复杂,投降派渐渐占上风,礼部侍郎史弥远、参知政事钱象祖等人为达到金兵议和要求,竟谋害韩侘胄。在韩侘胄被杀害后,史弥远等人又进一步迫害当时的主战派人士,叶适遭弹劾,以“阿附权臣,盗名罔上”和“纵吏出兵,附会侘胄”的罪名,被罢官。在投降派把持朝政背景下,叶适被诬落职,含冤受罚。

      提倡“事功之学”

      嘉定元年(1208)春,59岁的叶适怀着报国无门、忧愤不平的心情,回到故乡永嘉水心村(现温州鹿城区)定居。从此,他结束政治生涯,过着潜心著述与讲学的生活。

      叶适闲居在家时,问学者不计其数。著名人物如永嘉四灵,永嘉薛师石,瑞安曹豳,还有台州、余姚、福建等地来受业的学者。南宋著名学者刘宰记述叶适讲学情况,《漫塘文集》卷十九《送黄竹涧序》记载,“叶水心在永嘉,户外之履常满,盖其师友相从,尽有乐地……亦徘徊而不忍去。”

      叶适还主张事功学说,倡导务实创新,通商惠工,反对空谈。由于“响应者日众”,他彻底脱离理学影响,进一步研究永嘉事功之学,不仅继承薛季宣、陈傅良的事功思想,还吸收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的事功之学,逐步建立“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体系,真正成为“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将事功学说完善并推至一个顶峰时期。

      在此期间,叶适还把少年时为生活被迫放弃的学习诗词的兴趣拾回来。陈正焕介绍,现在流传下来的叶适诗作,大部分是在这一时期所作,现已收录在他主编的《瑞安唐宋元明诗词集》中出版。

      得以脱离政治而回归宁静田园生活的叶适,将潜心治学作为晚年最重要的一项使命。集中叶适16年心血结晶的《习学记言序目》继承并发扬永嘉学派进步的思想传统。

      陈正焕认为,宋朝南渡以后,有大量士人荟萃东南有利于交流汲取,形成众多学派并存的生动局面,叶适所说的“师友之教”与“流风相接”,加上他任官务实的经历等,对《习学记言序目》创作,以及永嘉实学的成就均起到很大作用。

      嘉定十六年(1223),叶适终因长期所患的“气疾”骤然发作,病逝于水心的家中,享年74岁。朝廷追叶适为从二品的光禄大夫,并赐谥号“文定”。

      总结叶适的人生,他无疑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这位出身于“贫匮三世”的寒士之家普通学子,凭借自己超人的努力,把握人生重大机遇,终于既立德,又立功,再立言,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见习记者林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海名家】永嘉巨子叶适(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m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