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学院探讨的真实案例,考虑到尊重个人隐私,我不提及老师们的名字,只总结其中让我受益的教育观点与经验。
案例: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男生),在家太懒惰了,家长叫不动,自己不学习,不运动,就喜欢玩。无论他做什么,妈妈都看不惯,总是会不停地批评他。在学校已经表现出轻微的暴力倾向了,会砸东西,会动手打人。
一、学院老师的建议:
1.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会慢慢改变。需要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内驱力。
2.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可以就一两件事情给予赞扬。家长习惯了批评教育,孩子都皮了,反正做什么妈妈都不满意,就有点自我放弃了。
再大一点可能会为了“报复”——让自己更不好,这是潜意识里的动力。
建议妈妈先改变自己,从欣赏孩子开始。然后给予孩子自动选择玩耍和学习的时间,没有人喜欢被控制。
3.家长应该学会接纳、欣赏,甚至崇拜自己的孩子,学会示弱。我们家孩子每天给我上课,上钢琴课、知识百科。如果我不上,他就不给我小红花和贴纸。比起我管他的麻烦,不如让他管我。
4.最好的亲子关系,是爸妈的人在,心也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有的家长自己看手机,让孩子去读书。孩子会反问你为什么不读书,你小时候学习好吗?
5.养孩子就是一道开放题,没有同一个答案,也没有准确或者不准确。
把我们自己想成各种动物就好了。有的是大象,有的是蚂蚁,有的是孔雀,有的是羊驼,还有的是蟑螂,都是大自然的物种。没啥可比性。
有的吃肉,有的吃草,有的会飞,有的会跑,有的会游,天生就不一样,自己是什么,孩子基本上就是什么。
6.这位妈妈的问题很严重,平时应该是个高标准,过分关注型妈妈,平时负能量居多。孩子在她这里得不到认可和鼓励,孩子内心就没有能量,这个妈妈再不改变的话,孩子后期不是躺平就是反叛。
孩子估计现在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妈妈再不学习成长,青春期的挑战会让她更加崩溃。孩子砸东西,动手打人是在表达愤怒,再不干预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到了严重的程度,孩子就彻底厌学,或者说丧失社会功能,到那时候,她就只祈祷孩子能正常点就行。
二、分享小学名校校长、教育专家的育儿观念。
1.对待孩子,应该表现出尊重:
(1)、不打断孩子的表达。即使表达可能并不恰当,也要等孩子表达完再引导。
(2)、不对孩子进行判断。看破不说破。批评时的忌语——我还不知道你嘛,就是…
(3)、不对孩子管得过严过细。原则问题上坚持,其他问题上保持一定的宽松度。做个懒妈妈、笨妈妈……
(4)、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走向成熟。和孩子一起制定行为规则(例如每天看20+10分钟平板)。
坚持规则并保持一定的人性化和宽松度。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和别人的矛盾。
2、尊重孩子的磨蹭,允许孩子慢慢来。
“磨蹭”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即便我们催他、唬他、责备他,拉他、扯他,甚至踢向他,他受了伤,流着汗,每次也只能向前挪动一点点。
可一旦父母学会了等待,给予了孩子慢慢来的权利,便会发现,成长的道路上其实充满了别具一格的风景。
教育,本就是一个三分教、七分等的过程,等待很难,但却很值得。
不管多么不堪,都坚持站在孩子身边。
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把孩子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赢得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告诉孩子:我爱你,并且会永远和你站在一起。
看到了老师们的分享,我觉得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热情,很善良,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不断地在学习,在进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孩子的爱。对于自己学习的教育观念,与孩子相处时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家长们始终重视孩子的教育,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努力着,希望教出优秀的孩子,希望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同舟学院的家庭教育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虽然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方式都不相同。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希望不断地提升自己,更好地引导孩子。即使不进行专业的教学,就是相互交流、探讨,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得到一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