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三年级学生第一份实习工作便上了国际游轮,拿着比国内同期同学工资高出一倍的工资,顺便还可以出国到处旅游,见识不同的名族欣赏不同的风景,听起来这确实是份不错的工作。可我还是距离合同结束只有两个月时毅然向领导提出了辞职。
在等待交接的两个星期里,为什么要辞职?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回答了多少次,可是还是有人不相信我的回答。一个经常在工作上拿achievement of week 的新人为什么要辞职呢?都辞职了干嘛还这么努力工作?她肯定要去更好的游轮公司?面对这些质疑,我不能一一作答,可是在心里我却知道,我并没有更好的下家,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我唯一想回国的理由就是我想去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唯一想回国工作的信念是以后的自己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有位长者对于我的回答是这样的,“说好听点,人各有志。说难听点就是你太浮燥了,以后你会发现现在的工作有多好。”
老人言总是值得斟酌几分的,所以那段时间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太燥了?干一行就应该爱一行啊?人要学会既来之则安之不是吗?你一直最看重的坚持呢?一系列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最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我坚持做完这个合同,两个月的时间我不仅可以拿到工资还可以拿到一千美金的奖励,对于我们这种刚出社会的穷学生来讲,那确实是笔可观的财富,然而我选择了放弃。
整理了行李,送别了朋友,过了海关,四个小时的飞机,我回来了。看着深夜的机场,心里空落落。可对未来的憧憬一旦浮现,内心顿时充满了希望。在投递了无数份简历后终于收到了回复,内心很激动,明天的自己将会参加面试,无论成功与否,这都是自己的决定。爷爷是我从少很敬佩的人,大半个村子就他一个人识字,还喜欢看书。第一次认识诸葛亮是我在爷爷书上看到的,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最后居然死了,我一直不能释怀,不停的追问爷爷为什么,爷爷告诉我,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小时候懵懵懂懂,就连现在的自己也只有丁点领悟,诸葛亮选择了刘备,所以他得接受刘备的一切,以及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而我既然选择了重新找工作,就得接受被拒绝。
这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抨击的是现在的95后首个工作平均七个月就离职,我不知道抨击这个词是不是作者的本意,但除了95后的广大网友是这样认为的了。报道中写到,“70后首份工作平均超过四年才换工作,80后则三年半,90后骤减至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选择离职。”闪辞,裸辞,这些词纷纷给95后贴上了标签,95后看到这篇文章时都应该愤愤不平吧,当然我也不例外,生气?有。但我接受,毕竟这是事实。
可是谁年轻的时候不想到处走走,四处看看,撞点南墙,万一沿途捡到了铁锤铁锹,用点力说不定南墙就倒了。趁年轻,这三个字不是每个人都还有机会用的,学会珍惜那些生命中可贵的机会,并抓紧它,就算错过了也不要太伤心,十年前种树,你现在会有棵大树,但现在你种树,十年后你同样能拥有棵大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