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札记 (1)

读书札记 (1)

作者: 星空深处的玫瑰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12:58 被阅读23次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

然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并不令人惊讶。自从占卜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虚幻的“数据”来安慰自己对未知的恐慌。对中华文化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周易六十四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阐述的那样,因为数据本身是冰冷的,没有心跳,没有欲望,不会让我们被瞬间的错觉影响,不会因为生理因素和情绪波动产生误判。当我们在未来世界看到煽动性广告的时候,数据会冷静地告诉我们哪一个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并合适我们的。于是,我们将自己的自由意志拱手交给算法,由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做出困难的抉择,然后高枕无忧。二十世纪的人文主义教将会在未来会被“数据教”所取代。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回到赫拉利的第一本书《人类简史》。他在这本书里提出的最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人是一种会“虚构现实”的动物。正如当前最热门的VR虚拟现实技术,人为了达成有效的协作,虚构了一系列的概念,比如天堂,比如上帝。然后还虚构了怎么上天堂的规则,人就通过这种方式去统治世界,也就是说,人会编故事,会写游戏脚本。

这个观点脑洞开得太大了并且很难证伪。但是让我们来看看《圣经》这本“故事书”的说法: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1:27)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

有很多科幻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都把人的灵魂描绘成一个人的情感、情绪、思想,或者记忆。最近一季的英剧《黑镜》就讲了好几个下载记忆,然后将其移植到不同载体,然后予以折磨的故事。但事实上圣经里说的灵,是一种与上帝相交的功能。在人类在被造之初,因为犯罪悖离了上帝,灵就死了。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灵魂”,其实已经是一个不健全的灵。需要在基督里重生,有圣灵的内住,才能重新恢复与上帝相交的能力。所以人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虚构的故事始终是无法拯救人的灵魂的。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作家诗人画家都会选择在痛苦中离开这个世界。

赫拉利在得出人类为了协作而虚构出国家、企业,甚至货币这些概念这个结论的时候其实做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人类只是一架生理和化学反应的机器,外加一个所谓的“意识”,也就是说,人是没有“灵”的。所以他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就是除了既得利益之外,人虚构这些概念可能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比如灵魂的需要。为何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患上抑郁症,因为他们内心有一个空洞,灵魂无处安放。这在动物身上并不具备,更别说人工智能了。

赫拉利也用了很多科学实验的例子来证明人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人的各种情绪,欲望都是脑子里的某些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血清素和荷尔蒙主宰的。这点他没说错,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以后,自由意志就丧失了。人成了罪的奴仆,行为也无时无刻不被欲望驱动。

于是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得出一个结论:既然听从自己的内心不可靠,那么未来让我们听从数据吧!

“读圣经,收获的是古代耶路撒冷几位神父和拉比的建议;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基于几百万年的进化而成的算法,也就是感觉;到了21世纪,感觉不再是最好的算法,而是大数据——谷歌、脸书这样的算法不仅完全知道你的感觉,还能告诉你许许多多你自己浑然未决的事。”

且不说相信数据有多么不可靠,比如迄今为止所谓人工智能吹嘘成份居多,人工智障倒是经常遇到。哪怕有一天我们的软件强大到可以预测未来,帮助决策,到了那天,我们的恐慌就真的消除了吗?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赫拉利又出版了一本新书《今日简史》,书中没有太多新的观点,大多只是重复前面两本书,但也不乏对时政的一些针砭。毕竟他是位历史学家,不是一位社会学家,不能对他过于苛求。

但书中有一个观点我表示赞同:“如果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自己的身份,最好的出发点就是开始观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质。答案永远不会是一个故事。”

是啊!这就是基督道成肉身的痛苦,这就是我们将自己的老我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求圣灵光照我们看见自己的罪,感动我们在上帝面前痛悔,也求圣灵让我们从《圣经》中读懂更多关于祂的故事(History)。因为从耶稣到保罗,从奥古斯丁到马丁路德,从司布真到王明道,不分国家地域,不分民族文化,甚至不分老幼,都作了基督复活的见证,所以这绝不是虚构,而是世上唯一的真理。

相关文章

  • 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 1、谁的人生不是逢场作戏。...

  • 简陈封建制度得以稳定的基础

    《五等诸候论》读书札记(一) —...

  • 读书札记 (1)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 然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并不令人惊讶。自从占卜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虚幻的“数据”...

  • 读书札记 (1)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 然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并不令人惊讶。自从占卜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虚幻的“数据”...

  • 读书札记1

    成都连续数天阴雨连绵,偶尔还夹杂暴雨狂风,计划中周末两场球赛,全部因为场地积水而取消,只能窝在在家带娃,读书。 两...

  • 读书札记(1)

    今天我重温了余映潮老师关于主问题设计方面的文章,倍觉亲切,我又阅读了其他许多优秀老师关于主问题设计的文章,...

  • 读书札记1

    该以怎样华丽或是狼狈的姿态开头呢?太难了。华丽的太做作,狼狈的太对不起自己。那就朴实一点吧。 我最近读...

  • 读书札记1

    昨天早上看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本书从去年还是前年计划看起,直到今年才翻开,二月断断续续看,直到月底觉得不...

  • 读书札记1

    我笑 是因为生活 不值得用泪水去面对 ———— 《翻滚吧,阿信》这个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

  • 读书札记(1)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1-30页 作者云香特点: 1.文笔有感染力。她的文章《你真的懂怎样陪孩子吗——什么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札记 (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am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