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二

作者: 轻声慢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3:30 被阅读2次

庄子说,道无为而有大情,无形而有恒信。可直接用于万事万物却不是通过学习获取,可以得来却不能见到从何而来。

道是自己的因,也是自己的果。在天地未生前,便已存在。但是并不显得老旧,就像有源之水一样新鲜活泼。它使天地生为天地,使神鬼可神鬼。古老众神得道之后,方能发挥符合自己德性的妙用,与道偕行。

南伯子问道,女偊的回答是《大宗师》的核心之一。里面的三日、七日、九日放到现在把日变成月或年比较合适,“守之”之后进阶的每个阶段:

1:守三日而外天下。此处我的理解应该是《逍遥游》中的“定乎内外之间,辨乎荣辱之境......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此初是初步阶段为立志。能把与己无关的世俗之毁誉以道化之。

2:守七日而能外物。再借用下《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此处为不被我与物所拘束,方能御风而行。虽然是御风而行,也是有所依赖,并不能完全独立。

3:守九日而能外生。前文中有“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此处与佛家的无生法忍异曲同工,以“不生”同于造化。

4:守三日而能朝彻。此处为何不是夕彻而是朝彻。在我看来,此处是衔接上个阶段的外生的。能无生,故能真空。真空便是妙有。真空妙有为自生(真生),如心中之朝阳如日当空,虽虚却妙用无穷。照万道光芒,万物皆受其滋养。此时内心为朝彻。

5:朝彻而后能见独。注意此处从朝彻之后的阶段,便没有时间上的说明了。这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的,可能是同时见到或者之后几日几年或者永远不见也有可能。此处之独是道德经:“独立而不改”之独,此独为一。不见人,不见物,不见我,不见法,不见非法,一也不见,是为见独。此时,自己已经能够“自本自根”,是见了真我。

6:见独而后能无古今。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周行而不待”。无古今首先要知古今,要知古今就要观复。万物自生根、发芽、伸枝散叶、开花结果,自此便循环往复不休。人类的生命自生、壮、老、病、死,有喜、怒、哀、乐、苦,受造化捉弄轮回不息。圣人以“独”观照万物之生老病死。是真观天地之众生根本,故无古今。

7:旡古今而能入于不死不生之撄宁。能无古今便能恒守其母,与道须臾不可离也。自然能生生不息而不以为生,死死不休而不以为死。与物相混,没有来,也没有送;不破一法,也不立一法。以此句概括最为合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最后阶段便是妙用。见独而无古今之后,能化物而不以为化。动静皆宜,两不相胜。

相关文章

  • 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二

    庄子说,道无为而有大情,无形而有恒信。可直接用于万事万物却不是通过学习获取,可以得来却不能见到从何而来。 道是自己...

  • 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四

    孙氏是得了道的人,没有悲哀也没有欢乐,不过呢,他处在人世间,大家觉得死了人应该哭,“人哭亦哭”,他也张开嘴巴“哇哇...

  • 二组同读庄子之大宗师一

    6《大宗师》是《庄子》新的篇章,也是《庄子》三十三篇里的核心之一,是内七篇的重点,它的地位仅次于《齐物论》。 “宗...

  • 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四

    庄子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讲述了孟孙才这样一个人,他在母亲死后“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却被称为善处丧事,于是...

  • 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三

    看庄子谈友情,真是一种最高境界。 “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桡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 【日更打卡】5.6《同读庄子第十四天》

    今天是《庄子》同读第十四天,进入了《大宗师》一篇,本篇的主要是论述“道”和“真人体道”的境界。今天论述“真人”是“...

  • 同读《庄子》

    很高兴有开始同读活动了! 从同读《传习录》开始,就爱上了跟着雨馨大组长同读活动,感谢雨馨!感谢同学们!同读《大学》...

  • 读庄子大宗师1

    今天开始读庄子大宗师,“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 大道...

  • 读《庄子》// 大宗师(二)

    庄子·大宗师(雅译) 续 什么叫真人? 古时真人, 不排拒微小, 不自恃功成, 不耗神谋事。 像这样, 事过而不后...

  • 读《庄子》// 大宗师(五)

    庄子·大宗师(雅译) 续 古时真人, 其状貌峨然而不偏倚, 好像不足而不能承受; 特立独行而不坚执, 神意疏阔而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组同读庄子大宗师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a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