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分享,亲爱的幸福家A1组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小丽,林静,王琦,丽华,雯娟,晓燕,薛斌、雪梅,石路你们好!一晃几周不见啦,再一晃我们又要想见了。
今天中午组长问我准备好了吧,其实我还是不知道想要分享啥,有很多想法冒出来,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组长说没事,就说这一阶段你的感受,那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和自我以及周边人的关系。其实从要进课到现在,我一直都处于心不安的状态,外在发生了很多事,起起伏伏地影响我的心境,也同时都在检验我和自己的关系,这些经历对我而言可以戏言为中年危机但其实我更愿意视之为来检验我这些年学习的成效的机会
从淡定到焦虑不安开始。。。
爸爸的身体和妈妈的健康我都只是在电话里听他们的陈述,爸爸是老问题严重化,妈妈也是复发严重,起初我自感问题不大。爸爸决定带妈妈一起来看医生,一开始是我唆使的,我觉得我爸在福州中药西药都吃了个遍,没有效果,既然如此没有效果就来厦门看看,但是当爸爸告诉我他们的决定并且希望我们在清明假期开车回去接他们的时候,我的内心居然是拒绝的,当时的我跟我爸说了自己的情况,一个是老公刚换了一个工作,私企不定时加班和出差,其实清明就多了一天的假期,而且我们两个上班加自己照顾孩子做家务,我们这段时间都很累,我们还真想哪都不去休息一下,我内在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老公,想想厦门到平潭两地折腾都在路上真的很累,而且我们两个都要上班,老爸去看医生老妈一个人在家谁照顾她,在老家还有亲戚们可以帮忙,在厦门怎么办?我脑补了一堆问题,当我把这些问题抛给老爸的同时,也跟远在国外的妹子表达了我的无助,那时候我看到我内心的恐惧,脆弱、委屈同时带着内疚。我们三个姐妹,只能靠我,可是我却有那种不想接受的想法,内在的这些委屈,恐惧和内疚在我跟一个朋友边聊边释放,我允许自己泪流满面地表达这些情绪,那天晚上熬夜很迟才睡,第二天又是早起的课,看着窗外,想想我能做的真的就是那个朋友告诉我的,好好照顾好自己。
假期堵车厦门到平潭我们加上中间休息堵车开了六个小时下午两点多才到家,老公累趴先在公婆家休息。而我很累身体睡不着也不想马上去我妈家,看到高中同学群异常活跃,带娃约海边的活动火爆,我突然想带娃去找他们,后来发现那次回去也真的只有那个时间是我 带娃出去的,孩子玩地很开心,大人也聊得high再次领略家乡的美景。


回厦,一切会怎么样。。。
回厦门的前一天,妈妈的情况很不稳定,你不知道下一秒会怎么样,我怀着忐忑的心小心地一路护送爸妈到达。爸妈来我厦门的两周多了,第一周是我最难熬的,第一周,我与自己的关系也是焦虑的,紧张不安的。这就是在关系中,我们对未知的关系,以及应对未知的场景的紧张和不安,当我看到这个不安后面的对不知如何应付的恐惧时,我接纳这种焦虑。
陪妈妈吃饭吃药是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时候真的我自己急哭了,还得抹掉泪水继续;有时候自己身体真的很累,妈妈又不会配合的时候,我真的会态度很不好地着急大叫;有时候会接到爸爸的求救电话,一路开车狂奔回来;有时候看着此时的妈妈,我们抱着一起哭;有时候我的情绪影响到了妈妈,她甚至一度说她自己真是个罪人连累自己的女儿。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阶段的课程要开始了,当犹豫划过我的脑海时,我决定按照原计划完成课程学习,虽然一开始心还是会悬着,生怕电话那头出现什么情况。但是当我在课程中全然跟课程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我选择在这个时段做我自己,决定只做他们的孩子,去完成我的目标,同时选择相信他们的时候,相信爸妈是会处理好的,当我放手的时候,一起都挺好!这让我想起我们和孩子的关系,爱和分离是生命成长的两大主题,我们常常以爱之名担心孩子,事实上对孩子的担心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栽赃,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成长的智慧的无惧的父母。育儿焦虑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无论我们如何焦虑,都无法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我们能给孩子的不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而是让孩子自己成长,愿意放手和信任,让孩子成长到有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成长的滋味总是五味杂陈的,充满艰险和痛苦的,剥离旧有的模式才会使生命得以净化,正如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说到,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想改变自己的心境,想改变你和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关系,请大家一起记住这句话。
第二周妈妈情况好转,但是吃饭和吃药仍然有挑战,我也想了很多法子让妈妈吃饭不那么抗拒,在照顾固执的妈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沟通的效果其实不是由语言决定,在人际沟通中,真正产生影响力的,语言内容占7%、语音语调占38%、而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是55%,这就是著名的赫拉别恩法则。吃饭吃药的时候我多次叫她还是无效,当我用轻声温柔地带着充满关爱的动作将妈妈扶起,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知道这个过程不容易,特别是在自己工作了一天身心俱疲之后。同样的,在我们与孩子与伴侣的沟通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非语言方式的交流,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我们所用的语气、表情、眼神,肢体动作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有影响力。以下几种亲子交流中的非语言方式我们可以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1、抚摸。满足孩子“肌肤饥渴”的心理需求。2、拥抱。给孩子更多安全感和温暖。3、亲吻。让孩子感受到你开心和快乐。4、握手。传递你坚定的力量。5、点头。传递认可和鼓励。6、微笑。传递默许和包容。7、眼神。表明你是默许、支持,或反对、否定。8、表情。传递你内在的态度。第二周周四晚上妈妈非常坚决地拒绝吃药,一开始我非常坚决地不同意,耗到最后我和爸爸都精疲力尽了,还是无果,那时候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纳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当我跟这个感受在一起的时候,我看到我想控制的模式,同时当我放下绝对和执着的时候,我得到的也是更轻松的自己。我知道一个人想改变另外一个人真的不可能,几乎不可能。其实这个在亲密关系中更是显而易见,有多少的伴侣在结婚之后都希望对方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或者用自己的方法改造对方,而又有多少人败下阵来失望而归呢?正如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所说的,一个不能改变了我一个人。

第三周一切会更好。。。改变看问题的方式,从问题中找资源
过去的这些日子对我而言,每天我都在时不时地做情绪的静心,特别喜欢脉轮呼吸的精心,它及时清理我身体里的淤堵情绪让我恢复气定神闲的状态。
第三周,很感恩医生说了妈妈的情况有改善,妈妈生病也链接了亲戚的关系,平时各自忙着自己小家的亲戚走动也频繁了;这次爸爸和妈妈能来厦门跟我们一起生活方便了我帮爸爸艾灸,爸爸也帮忙做了很多家务;非常佩服老爸独自一人去厦门中医院,中山医院连我都没去过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他都自己查路线独自寻医问诊,因为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得照顾妈妈;也因着这次爸妈离开老家,长期在福州工作生活的叔叔正好在退休时间里可以陪陪奶奶。我看到了孩子每天回来懂得问候一下外婆,知道妈妈忙和累会帮我垫个靠枕让我舒服些;我也看到我家先生的支持和爱,我相信我会看到了更多更多的资源,谢谢同修送我的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方向。”
陪伴和照顾爸妈的过程还在继续中,在这个过程中也照见了我和自己以及我和周边的人的关系,接纳是改变的的开始,接纳自己,无论好与不够好,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关系是一面镜子,借由他人,照见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