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篇16.9)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中遇见困难,再去学它,又是再次一等;遇见困难而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
【解读】
这一章孔子给我们讲到了求知的四种境界。
一种人是“生而知之”,生来就具有某种天赋,某种特长,又被人称为“天才”,没有经过学习、培训就比别人做得好得多,这种人我们周围有没有?是有的。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卡拉什尼科夫》,讲的是AK-47的诞生记,它的设计师就是一个才上了7年学,连图纸都不会画的普通士兵。将“生而知之”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基因里便携带着一种天赋,有些对别人很难的事,你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
第二种是“学而知之”,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这种人与“困而学之”最大区别是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后者是被逼无奈,为了解诀现实当中实际问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这种学习从一开始就带着功利心和目的性。任何一项学习都需要积累,需要时间,“困而学之”往往欲速而不达,效果难以如人意。
文中还说到第四种,“困而不学”,遇到问题还不想办法去解决,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不过,孔子说老百姓就属于这种,这话生为工农子弟的我不敢苟同,只怕放到过去的那个年代,这样抹黑劳动人民恐怕是要遭批判的哦。客观地讲,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光荣的,都有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君王大臣也好,平民百姓也好,都有他需要学习的技能,施展才华的领域,也都存在“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者”和““困而不学”者。所以我困惑孔子说这话时是怎么想的。【进阶思考】
1
和往常一样,孔子在阐述一个道理时,不仅会把它分类,还会进一步把它细分到底。就好比我们眼中一大块猪肉,就只是一块可以吃的猪肉而已,而孔子会告诉你这块肉来自猪的哪个部分,是里脊肉,还是五花肉,它们对猪来说,功能有什么不同,对人来说,口感和用途又有什么不同。
这一次孔子将求学的境界分为了四等,将可遇而不可求的“生而知之者“为上等,将好学上进的”学而知之者“为中等,将不得不学的”困而学之者“为下等,将不会也不学的“困而不学者”为下下等,这样一剖析,其中的区别和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2
的确,天赋常常让平庸之人的努力黯然失色,甚至有些可笑、无力,然而单有天赋,没有后天的“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天赋往前也走不了多远,那些后来平平无奇的天才儿童就是例子。据统计,各行各业的大佬、精英,往往不是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而是中等聪明,上等坚韧的人,他们深知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故而加倍努力,最终成就骄人的事业。
3
此外,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这四等人的综合体,这四个层次在我们的生命中时隐时现。比如我家小弟,从小喜欢动手拆解东西,八九岁会修打火机,十几岁能修收音机、电视机,高中暑假放学回家,遇上房子装修,全屋的水、电、粉刷、布置,父母均放心交与他。他在这方面无师自通,谦虚好学(“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让我和哥哥望尘莫及,但是他读书很不上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对于那些恼人的数理化知识,他经常“困而学之”,更多时候干脆“困而不学”。
4
“生而知之“,此乃天赋;“学而知之”,兴趣也。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不一定在行,比如我喜欢看电影,但我不一定懂得欣赏电影真正的魅力,电影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消遣。反过来,我们有天赋的地方,往往同时是我们的兴趣所在。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困而学之”,为了生存,被迫学习一些技能。我们做一份工作,也许只是因为它体面,或者收入颇丰,而并非是因为我们喜欢和热爱,也不一定是我们擅长的。
而什么是我们的“困而不学“呢?就是那些不能带来现实利益,我们又不喜欢的东西。
写作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个“困而不学”的东西,既不暴富,还很难,为什么那么辛苦要学呢?所以,对写作而言,唯有真正的热爱方能抵消这耕耘劳作的艰苦,这漫漫长夜的孤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