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夏王杼率军东征扩大疆域,东夷族归附。根据相关典籍记载杼逝世后从小过惯了富贵生活的新一任夏王芬(槐)即位,从少康算正好第三代,三代的富贵生活终于培养出了真正的贵族。芬一定是一个谦谦君子,他在位期间继续延续了父王的宽仁政策,爱惜民力,除了抵御外族入侵以外没有发动大的战争,夏朝自此走上鼎盛,有一种说法是说我们的新夏王其实名字并不叫芬,而是他在位期间整个国家犹如繁花盛开,充满芬芳,所以人们称他为芬。这也是后世百姓们为什么会那么向往仁君,没完没了的做“仁君梦”。
芬在位44年后逝世,其子芒即位,我们的新夏王芒刚即位就举行了盛大的祭黄河仪式,把大量的牲畜珍宝都丢进了黄河里请求河神继续庇佑夏朝,芒也是下了血本连先祖大禹的玄圭也都一起丢进去了。换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领导的关照呵护下我们的事业发展顺利,那不肯定得送点礼给领导表示下心意嘛,只是芒比较耿直,把家传宝都给送了。不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夏王芒并不清楚国家之所以如此昌盛的根本原因是宽仁爱民的政策,他以为根本原因是神灵庇佑。总之芒在位期间除了贪玩一点国策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宽仁爱民的政策,夏朝仍旧强盛,民心稳固。芒在位58年后逝世,其子泄即位,我们的新夏王泄在位期间开始对外征讨,畎夷、白夷、玄夷、风夷、赤夷、黄夷纷纷表示臣服,夏朝疆域进一步扩大,连年的征讨使夏朝国力损耗很大,并且史官此时特意提到本已走向衰落的殷商部落在首领上甲微的带领下重新强盛起来,算是埋了个伏笔。
泄在位25年后逝世,其子不降即位,新夏王不降在位期间仍旧延续了泄的国策,连年的征战使国内开始出现小规模叛乱,不过根基尚未动摇,夏朝版图进一步扩展,史官们又在这里别有用心的提了一下殷商在吞并周边部落。不降在位59年后把帝位“禅让”给弟弟扃,又过了十年才逝世。这里有一个疑点:首先不降是有儿子的,而且这个儿子孔甲后来是做了夏王的,只不过是在自己的叔叔和堂弟都死后才即位的。如果不降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孔甲不成气候,并且认为自己治理国政的能力不如弟弟才把王位给弟弟,那么大禹、启、少康如果泉下有知,不知该有多感动,自己的家族真的成为了对国家和人民有担当的贵族世家。要知道掌控天下的权力那是多大的诱惑,自古帝王家无父子,后世为了这权力多少次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哪个帝王不是越到晚年越猜忌,不就是担心别人从自己手里夺走权力,由此可知不降享国59年如果真的能让出是有多伟大。当然也可能是像后世那样残酷的宫廷政变,但是我选择相信前者,选择相信我们的先辈曾经真的这么伟大过。扃即位后停止了四处征战的国策,开始休养生息,民怨得以平息,在位18年后逝世,其子廑即位,这时真不知我们的孔甲该作何感想,天下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会不会内心充满了对父亲、叔叔以及自己这个堂弟的恨呢。总之新夏王廑即位后继续延续了父王扃的国策,继续与民休息,夏朝的国势重新开始昌盛,在位期间把国都从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迁到了西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菜园镇南的西河村),在位的第8年天有妖异之相,十日并出,廑于当年逝世。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惊奇,这是又要后羿来射日了嘛,其实这应该是一种叫幻日的天文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光在云层中的折射。总之此时的夏朝国力再次进入上升期,下次我们就来说说夏朝在不降之子孔甲的掌控下又会走向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