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每天写1000字
《思考,快与慢》-20190410

《思考,快与慢》-20190410

作者: 适说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21:25 被阅读16次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由很多联想和结果共同构成,这些联想由情境、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而结果则总是伴随某种规律出现。

    即:

    情境/事件/行为—————系统1——常态————————联想/结果

    常态

    作者讲述了自己和妻子在外连续两次偶遇好友的故事,当第一次偶遇时,他感到非常惊讶,但第二次偶遇时惊讶程度大大减弱。

    然而仔细想一下事实却是:接连两次在不同地方偶遇同一个人的概率才是更小的,因此第二次才是更值得惊讶的。

    为什么第二次却没有第一次那么惊讶的感受呢?

    因为第一次的碰面在系统1留下了一个印象,即偶遇此人是正常的事,当事件再次发生时,大脑已经产生了熟悉感,自然就没有那么的惊讶了。可以说第一次是意料之外,第二次是情理之中(尽管这违背理性的统计学规律)。

    过往的经历、一直以来学习所掌握的知识等等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在大脑中形成了常态。我们能相互交流,因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文字的运用水平都相当。超出理解范围的,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不正常。

    系统1了解语言,也了解分类标准,它能辨明那些貌似正确的价值,也能廓清那些最典型实例可能出现的范围。

    因果

    “在纽约拥挤的大街上逛了一天,欣赏完美景后,简发现自己钱包丢了”。

    当读到这段话时,我和作者后边反问的情况一样,第一反应也是简的钱包被偷了。但是如果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明明整段话完全没有提扒手和偷的字眼。

    因为拥挤、欣赏美景等词汇在我们大脑中自动勾勒出的一些画面,这些画面来自我们过往的经历,使我们不由自主的为钱包丢了这件事寻找一个原因。尽管存在简自己粗心弄丢了的可能,但是系统1还是更加倾向于用被偷了来做解释。

    我们通过对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反复观察,推断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普通人必须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并且经过归因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满足“理解环境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因果关系有以下两种模式:

    1、自然性因果关系: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2、意向性因果关系:意向归因是把行为原因归于个人内在倾向,如心境、态度、人格品质、能力、爱好、愿望、努力等非环境因素的过程。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意向性因果关系);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自然性因果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快与慢》-201904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fa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