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心流》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的后半部分。
书中说,最优体验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为了赚钱而投资股市,不算自成目标的行动;但若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预测未来潮流的能力而玩股票,却可以算是——即使两者最后在金钱上的报酬分毫不差。如果教导小孩儿为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公民,也不算自成目标;但是若为体会跟小孩儿沟通的乐趣而教导他们,就是自成目标了。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情形不分轩轾,不过真正的差别是,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自成目标的体验也就是心流,它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了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于外在目标上。体验若能自动自发地产生报酬,现在的生命当然有意义,不需要再受制于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偿。
把生活中的事变成自成目标,那么就会享受过程,享受生活。比如,做饭,如果一想到准备各种食材,烹饪的各种流程,吃完之后收拾餐具就会兴趣大减,那么就是没有自成目标,而是外界的压力才去做。想起某本书中所说,有个妈妈痛恨做饭,当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再也不做饭了。这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做了十几年让自己十分痛苦的事,也是一种悲哀。
同样,作为教师,我们享受教师这份职业吗?我哦期待着去上课吗?站在讲台时,我们是享受这个过程,还是期待快点下课呢?我们如何自成目标的享受职业带给我们的每时每刻呢?
自成目标,是下一个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