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前的李自成势如破竹,1644年后的他兵败如山倒,为何前后反差这么大?
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大势(所趋),抓住了这个“势”,围绕这个“势”布局,环环相扣,再配合运气方可成就大业。
1644年前,李自成明白自己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明朝,小说里他发布的《九问九劝》,喊出了老百姓、不得志的地主阶级的心声,鼓舞人心,所以他势如破竹,横扫中原,西安建国,问鼎北京。
1644年后,他推翻了明朝,这是他有点“拔剑四顾心茫然”,他不知道下一个“势”在哪里,此时的“势”就是与清朝的战争,但在此之前必须打好根基,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后,方可出击,可是他太心急了,外加各种失误,所以他败了。
李自成本人的性格前后反差很大,昔日兵败潼关,仅有18骑相随,但蛰伏于深山之中,日夜练兵,收集旧部,联络其他盟友,可见他有百折不挠的品质。且当时他求贤若渴,从善如流,无论是与明军作战,与张献忠谈判,处理内部叛变,都体现出他临危不乱,多谋善断。
后在河南接连胜战,又得到所谓的图谶,天命所归,人开始盲目自信,喜欢阿谀奉承,再也无法接受失败的现实,以致最后怀疑下属,烂杀无辜。
李自成的文臣武将对他的失败难辞其咎。武将(陕西派)早前与李自成共患难,交情深,为大顺朝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大部分的武将思维都是以战争解决一切,讲究个快意恩仇,李自成又无法约束他们,被武将一鼓噪就仓惶东征。
文臣方面,宋献策和李岩格局高,视野阔,一早就发现了“势”之所趋,可惜忠言逆耳。特别是李岩前死谏、中沉默、后又请兵回老家抗清,前后不一,引起李自成怀疑他人品,终被杀害。牛金星为了保全自己的禄位,言喜不言忧,再无良策和忠言相告。
基层士兵,起义初始,军纪严明,入北京城后被“糖衣炮弹”击败,与民杂居,军纪败坏,特别是封赏女人时,只有军官才有份更让士兵哗然,士气堕落的更快。
这部小说给人的启示在于,我们为人处事要慎始慎终,尽量不要前后不一,要找准“势”,抓住机会,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进步。
大部分人前20年的“势”就是读书,既要读课堂里的书应付考试用,又要读课外书、社会书,立下今后安身立命之基。读书并非无用,只是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至于工作后的“势”真的只能看自己的修行和运气,抓的住突飞猛进,抓不住原地踏步。80年代下海经商,只要肯干都能发家致富。00年后铁饭碗热,只要考上无错干终身。
还有一点,要记住“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管理真谛,人都是有利益追求的,如何调配就要看自己的水平,就算是所谓的无私奉献,人家可能图的也是集体的安全,这种人少之又少,可遇而不渴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