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父亲节,今天是端午节。父亲节是感恩父爱的,这对大家都一样;端午节对于我和别人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因为母亲是在多年前的这一天离开我们的,从那时起,母亲便日渐代替屈原成为我每年端午怀念的主题。今年这两个碰巧接踵而至的节日,令我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缅怀之情。
毋庸讳言,自从父母离开我们后,作为儿子,我想念更多的还是母亲。母亲去世后,我在梦里还常常梦见她,而父亲去世后,我却很少有梦见他的时候。有时反思原因,并不是我不爱父亲,而是父爱和母爱在我心里有着不同的感受。我常觉得,父爱是有条件的,他更多得是希望孩子成长壮大,成为有用的栋梁;母爱是无条件的,她更多地是希望孩子快乐平安,过上幸福的日子。
从小时候起,心里一直对父亲充满着敬畏之情,总是对他抱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即使他老了以后也没有改变。加之他是因心脏病突然去世,因此,直到去世那天一直在我心里保持着一种高大的形象,从未失去过威严。他就像一根严厉的鞭子,鞭策我自立、忍耐、坚强、拼搏,激励我去经历风雨坎坷,锻炼强筋健骨。在他面前我从不敢懈怠、不敢矫情、不敢追求舒适。他在我心里一直是一座高大的山,我对他只是仰望,从没想过去超越。我觉得,对他最大的孝顺并不是给他买两瓶爱喝的好酒和几件体面的新衣,而是满足他的期望,成为他的骄傲和自豪。有时,自己好像已经站得很高,但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我是生长在父亲这座山峰上的树,我的高度得益于他的高度。
父爱是有压迫感的,母爱则不然。小的时候,我对母亲充满了依恋,她对于我意味着安全、温暖、快乐、自在、娇贵,在她面前,我就像沐浴着明媚春光的小树苗。母爱就像浩瀚而又温柔的河水,孩子就像河里欢游的小鱼,河水呵护着你,滋养着你,你被拥抱在她的怀里却又从不感到拘束。我直到上了高中还特别恋家,恋家其实就是依恋母亲。我那时在学校寄读,每周只能回一次家,记得每到周六下午往往因急切盼望早点放学回家而心神不宁、上不好课,而到家后如果第一眼看不到母亲便会到处去找,像丢了魂一样心里没着没落。母爱为我培养了温柔、善良、阳光、无私的品质,在贫乏的物质生活里为我培养了精神世界的富有,让我的心灵从未感受到贫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记得上学的时候,报答母恩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动力,常常向往着将来有出息了,就把母亲接到身边,让她享世界上最大的福。愿望是丰满的,而现实却往往是骨感的。我虽然后来上了大学,成了干部,以村里人的眼光看算是有了点出息,但由于工作在遥远的外地,受生活条件所限,对母亲的尽孝却常常有心无力,做得并不好,让我至今难以释怀。
我常常觉得,对父亲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尽了孝心,因为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没有给他丢脸,让他生前生后因我而享受了一些自豪的荣光,所以心里相对比较坦然;而对母亲却没有兑现当初的许愿,让她生前在生活上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尤其是回去陪伴他的时间少之又少 ,所以我算是个不孝之子,心里常常感到愧疚。
父母虽然早已离我而去了,但他们的爱依然伴随着我,给我力量,给我温暖。
最后,晒一晒孩子们送给我的父亲节礼物,感觉做父亲真好,有爱真好!
平生第一份父亲节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