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在微信读书刷到水湄的文章《水湄物语:用这个方法,一天看完一本书》。
会看这篇文章,是这个标题吸引了我。也是通过这个标题,使我看到了我内心的一些需求。于是我点开了这篇文章看了下去。所以,文章有个能吸引人的标题,也是很重要的。
水湄的这篇文章,列举了看书快的三个秘诀:一是看绘本,二是看小说,三是看旧书。列举完这三个秘诀,我的感受也是跟水湄行文的表达一般,这不是扯嘛!当然水湄也是分析了为啥这是秘诀的原因。原因是看这三类书都有个共同点:信息密度低!而且逐一列出为啥看这三类书信息密度低。
通过以上,引出:其实,大家追求的看书速度快,又或者是一天看一本书,都想看点自己之前不怎么了解的知识领域,期望通过提高阅读速度来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这句话简直道出了我的想法。因为我也很想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更新自己的认知,锻炼自己的思维,增长自己的见识啊!)
到这,水湄来了个小结论:且不说这当中混杂了多少的焦虑,从本质上说,这是不可能的!!!然后列举了她自己最近阅读4本书所花费时间一天半总共6个小时的的例子。但是但是,画重点:一天半总共6个小时读完4本书,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一是本来就有相关的知识架构;二是这些书对她的知识储备而言,信息密度并不高。
最后的最后,引出了看书的本质。标题的意思其实是个伪命题,而是,看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才是重点!如果为了休闲,喜欢看也不会在意时间也会看下去。如果是为了学习提高,关键是看懂了什么,以及对你工作生活有没有真正的指导作用。水湄强烈建议: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挑一本难一点的书,精读一下。以此突破自己的阅读舒适圈。
以上就是水湄的这篇文章我读到的信息。文章通俗易懂又受启发。
读书尚且如此,其实生活也是如此。最近的自己,总想着要有些改变,但是却是找不到方向,内心想法很多,想要写东西,却脑子里混乱不知道写啥好。也许是生怕自己写不好。也许是对于现状的焦虑,过于舒适的生活,但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想要做出些改变。所以,如此焦虑却又没有沉下心来去做些不一样的事情。要跳出来,挑出一些事情,不管做得如何,坚持做下去,才能突破自己现有的舒适圈。好吧,想做就去做,想写就写呗。
知道水湄,是19年底上的长投的理财课。从小白营开始,就知道了。然后陆续的上了其他的课。受益匪浅。也看了水湄的书,看了她的一些人生经历,一些关于对理财,生活,育儿的经历和感悟。虽然没有产生一些特别巨大的影响变化,但是潜移默化中还是产生了影响的。重新对于理财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不只是认识,而且是有了行动。所以对于自己的收入状况还有分配有了规划,在可转债和基金上有了增长,股票就还是一般。不断去拓展自己的认知,才能赚到更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