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弄巧成拙,反误了卿卿性命

弄巧成拙,反误了卿卿性命

作者: wolffn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09:00 被阅读8次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评分很高,叫《网络迷踪》(searching)。据说是一个新人导演自编自导。拍摄只花了十三天,但剪辑却用了两年。表现形式很新颖,大部分镜头都是在电脑屏幕面前,但至少对于我而言,基本不觉得沉闷。剧情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相当引人入胜。

         故事其实不算新颖,讲的是一个父亲坚持寻找失踪的女儿的故事。但讲故事的方法很好,有很多反转,大部分都有伏笔。一个人看有点起鸡皮疙瘩。

某网站上,大家都是从父亲David的角度写。我想从女警察Vick的角度写写。

一句话就是:好心办坏事,弄巧成拙,反误了卿卿性命。

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至少她对儿子的爱和David对Margot的爱一样,是那样的无私乃至丧失理智。他们是同一类人。只是却因为一个意外走向两个极端。一个的爱让人感动,另一个的爱却害了自己和儿子。

世间事,大多如此,做人需要一些底线和原则。原则之上,灵活变通,原则之下,一定要守住底线。只是如何把握这条线是人生的难题。

而在Vick身上,我们看到的事底线的一次次突破。没注意看,她是不是离婚了,也许对儿子的愧疚让她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从掩盖欺骗,到掩盖犯罪,到制造犯罪。最终无可挽回。

最近看到一些大佬的文章,发现那些持续成功的人对度的把握都是比较强的。中国的传统哲学讲究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中庸之道,其实还是比较符合世界和人性的运行规律的。大到国与国的交往,经济的发展,小至人与人的交往,每个人的处事方式,都显露出如果不把握好一个度,终究不是好事。好比开车,慢了影响效率心情,超速了,罚单事小,出事的概率急速增加。即使是锻炼身体,有些锻炼过度到横纹肌溶解住院,也是过犹不及的典型例子。而国家经济增速过热,过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回到电影,David和Vick两个人的区别我觉得就是度的把握的区别,David虽然有点丧失理智,打人之类的,但终究没有完全丧失底线,我觉得他对自己的要求肯定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到最后绝不放弃,最终创造奇迹。而Vick却是一错再错,错上加错,最后身陷囹圄,不仅害了自己,害了儿子,也害了别人。她正确的做法是报警,积极救助,判个误伤,即使死了也是判个误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弄巧成拙,反误了卿卿性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r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