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词有很多词牌,达上千种之多。这些不同的词牌决定了词作不同的字数、韵脚、格调、平仄、内容等等。在这众多的词牌中,有一些词牌非常流行,很受写词人欢迎,产生的经典作品也很多,比如《浣溪沙》、《蝶恋花》、《念奴娇》、《沁园春》等。
这些词牌多数都有深厚的音乐背景和历史渊源,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不过,也有一部分词牌非常特殊,是创作者个人自创,例如苏轼的《翻香令》、柳永的《婆罗门令》、姜夔的《扬州慢》等。这些词牌和词作有的比较冷门,但有的则比较经典。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其词牌《撼庭秋》就是晏殊个人自创。在晏殊所有的词作中,这首词超冷门,却唯美深情,足以惊艳万古。全词如下: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这首《撼庭秋》,调名十分奇特,是晏殊首创的词牌,存于晏殊《珠玉词》中,仅此一首。在《词律》、《词谱》中,这个词牌之下的词作也仅此一首。词牌虽然用了一个很有力的“撼”字,词作却“怨而不怒”,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悲哀,感人至深。
词作上阙是在讲一种失眠的经验。一个朋友离开以后,连让对方知道自己情感的机会都不多。首句“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是说与情人离别以后,远隔千里,音信全无。自己的一片深情无处诉说,内心惆怅无比。这是宋词中典型的以情语开篇。
而后,词人转入写景。“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碧纱”就是淡绿色的纱,垂下来,和珠帘非常相似,都是宋代生活里为了不让鸟虫随便跑进来而设的。在宋词中,纱和帘是经常出现的东西,即可以隔断,又很通透。隔着帘和纱,光线会非常特殊,说不出的迷离。
“碧纱秋月”是说人在室内,透过绿色的纱帐,可以看到外面秋夜的月亮,有一种视觉上的迷离朦胧。而“梧桐夜雨”则是在讲夜晚下雨了,雨水打在梧桐叶上,产生了美妙的声音。“碧纱秋月”是一种光线,“梧桐夜雨”是一种听觉。词人将视觉的经验和听觉的经验组合,形成了一种非常唯美的意境。
词作下阙是在描写一个人看蜡烛的情景。而且,这个蜡烛与唐代曾李商隐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其实是一样的。“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紧接上片末句“几回无寐”,更进一步点明词人心中相思之深,已经让他憔悴不堪了。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句中,晏殊也同样用“蜡烛”来说相思,但他的感受和李商隐是不一样的。烛芯还很长的时候,火焰却已经越来越短,因为蜡烛快要烧完了。“心长焰短”已经不是在讲蜡烛,而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到最后,将要化为灰烬了。
和晏殊其他词作一样,这首词同样没有大事件,没有大野心,只是在安静地描述生活周边的事物——无论红烛也好,燕子也好,秋月也好,夜雨也好,都是身边景象,都来源于世俗生活。这样的词作,虽称不上伟大,却亲切、可爱,写满了生活的真情实感,足以惊艳万古。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