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问题太笼统
我希望学生能够多多提问,但是我很烦给学生讲题。不是对学生问的简单问题不耐烦,也不是不想花时间花精力给学生讲题。而是学生问的问题太笼统了。
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老师,这道题我不会。”
每次我听到这个问题都很头疼,下意识会问,你哪不会?
学生回答,都不会。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把题目从头到尾讲一遍。学生听懂了,但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2️⃣ 问题不具体,难以对症下药
如果自己问的问题不具体,那么答案又怎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呢?或许当前提问的这个问题解决了,但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没有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没有学到。
3️⃣ 解题有步骤,哪一步不懂
学生说,都不懂,需要让我从头到尾讲一遍。
我……[○・`Д´・ ○]
解题是有步骤的,你不可能全都不懂。至少题干里的汉字你是认识的,这第一步的读题你肯定是没问题的。
读题之后,你能不能理解条件,能不能理解问题让你求什么?
理解之后,能不能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能不能想到怎样利用条件?
这些是大的解题步骤,具体还有更加细分的步骤。
是不是感觉很头大,但这是有用的,这是在逼迫自己进行精细化地思考,逼迫自己总结归纳解题过程。
4️⃣ 细化问题,精准寻求帮助
面对学生提出的笼统问题,我希望他们能够做到提问前的自我审查。在问“这道题我不会”之前,不妨先自己检查每个解题步骤,看看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是不是对题目的要求理解有偏差?是不是公式记错了,或者是计算出了错误?还是某个理论概念没有掌握牢固?当你能够将问题细化,对老师说“老师,我在列方程时弄不清数量关系”,这样的提问就已经具体许多了。
当问题具体化,回答也就更有针对性。你会发现,老师不仅能够更快地帮助你解决问题,你自己也能从中学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技巧。这种能力的积累,比单纯解决一个数学题更为重要。所以,学会提问,其实就是学会了一种学习的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