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星期二 多云
读好书 好读书 读书好
克尔凯郭尔把天才比做逆风而上的的雷雨,提出这个比喻的时候,不知他是否想到了自己。
文/杰作家
临近年底,都忙着总结,自己也多看了一些关于人生的书,比如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等,想挖掘点大师的智慧,即使浮于表面,但总认为也能收获点什么。
另外,很早就对一部人生大著作所吸引,就是克尔凯郭尔的《人生道路诸阶段》,但一直怀着敬畏之心不敢读,直到最近才入手,打开一看,确实不易懂。
碰巧中午跟一同事吃饭,他也是爱书之人,尤其是哲学书,说起此事,他建议我先看《牛津通识读本》系列里,有本加迪纳写的《克尔凯郭尔》,先对他有个整体了解,再看他的具体作品。
正好部门图书馆有这套丛书,借来一看,果然不错,不仅对其理论进行了完整性介绍,也对其人生进行了概括性梳理。自己对其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读书也有了新的感触,分享如下。
1.了解作者的生平才能准确理解其思想。
伟大著作来源于作者的生活,要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思想,看其生平事迹非常重要,克尔凯郭尔就是这样。他在日记中写到:“父亲使我的灵魂充满了恐惧,还有他那可怕的忧郁……”,他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源自于他本身的生活状态。
有时候,我在看不懂作者的思想时,会先看其自传,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解其人生道路诸阶段的事件、人物、著作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写出那样的书来。这对理解中国古诗词特别重要,此处不多说。
另外,让我佩服的是,他用不到五年时间,竟然写了《非此即彼》《重复》等八部著作,以后基本每年一部,真是天才级人物。一个人的才华迸发,也许就那短暂几年,当你碰到时定要抓住。
他有一个写日记习惯,或许与其丰富的产出有关,我又发现了一个写日更的好处!
2.辩证的、发展的理解作者的思想。
介绍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加迪纳首先是从介绍康德、休漠、黑格尔的哲学和宗教思想开始的,因为他要挑战那个时代广泛流行的道德和宗教思想。
他把自己的哲学与传统哲学对立起来,特别是把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批判当做自己哲学的根本方向,几乎成为贯穿其全部著作的一根轴线。
这种批判是全方位的!大部分人反对某一件事情,或者不认同某一理论,往往只关注理论本身,而不对其论证过程进行批判,特别是不对其理论之所以成立的“前提”进行批判。但这种“哲学的批判”才是彻底的,才能孕育出伟大的新理论。
另外,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如同其他思想一样,必然受其时代所限制,就像整个哲学史就是批判史一样,要辩证地看待。同时,思想也可能是超时代的,比如20世纪存在主义盛行后,他才被视为先驱并享负盛名,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代思想。
有西方思想家认为,“就其一生和著作的影响来看,克尔凯郭尔更多地是属于20世纪,而不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个世纪”。正是他,启迪了另一位伟大的、我所敬畏的、尚不敢正式读其著作的犹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伟大的思想是跨时代的,这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得到了证明。
3.多个版本对比读。
对于国外著作,除看汉译版外,尽量再看下英文版,如果你像陈寅恪那样懂多国语言,当然最好看作者的母语版本。对于不懂的单词,尽量看英文解释,而不是中文解释。
对于有多个汉译本的,也可以对比着看。前期看《自卑与超越》,还发现了另一出版社的《人生的意义》,篇章一样,但翻译的差别太大了。
同时,在读一本书之前,我不太建议先去看书评,因为会形成你的先前认知。当你正式读时,可能会马上有认同感,但这不利于你有新发现、新体会。就像儿童,无知者无畏,才会多角度看待万物,不断有新体验。
总之,《克尔凯郭尔》有人物生平介绍、思想体系介绍,还有英文翻译,是一本优秀的通识类书籍。当然,要深入了解其思想,必须看其原著,通识书只能作为一个入门。
明年计划把《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全部看完,对西方思想世界有个整体性的认识。至于说读这么多书的最终目的,我想除帮助写作外,更对是满足我的求知欲,进而享受平静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