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能学会一招万用万灵的通用公式。
现在的信息时代,有了很多便捷的平台提供资料、模型,减少自己琢磨的时间。但无论掌握了多少工具,让人头疼的就是问题之间的错综复杂——如果解决问题A,另外一个层面的新问题B就会冒出来,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无解,在2年前做一个K12线上社群平台时感受最强烈。
当一个平台功能越来越复杂时,你优化了功能A的体验,几天后会发现,另外几个关联的模块,反而因为功能A的优化而出现新问题。
学习了L先生智识营第五课「问题解决法」后,我也开始意识到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赶紧想“解决对策”,而忽略了「定义问题」、「分析问题」。
前两步没做好,后面的解决方案要么是两难抉择,要么是治标不治本。
某种意义上来说,问题不算是被真正解决掉,更像是被暂时掩盖掉。
具体而言,就是:
1. 把脑海里下意识的问题当成真正的问题去解决,一开始的方向就走偏了。
2. 分析问题只是简单的拆解,缺乏从结构上去厘清相互关系、次重点。
所以今天的学习心得,也主要围绕这两点来分享。题外话,因为“选择对策”是第七课的内容,所以会在后面学到这一章的时候再唠唠自己的想法。
说明:
文章和图示是自己学习「L先生说智识营」课程后的思考笔记,用于稳固、复习知识。
并非完整详细的的原课程内容,有兴趣了解全部的朋友可以自行去上课~
一、「思维图笔记」
1. 本图是用Draw.io绘制,文末免费分享完整图示。
2. 如需使用,支持Process On在线编辑,请在电脑端打开。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0110ec9e0b34d1f2ccb92a1
二、学习心得
第一步:定义问题
1. 厘清真正的问题,才是“解决方案”的开始。
工作中,最不缺的就是别人直接指出某个问题:
“banner标题不够突出。”
“文章主题不够深度。”
……
但这些下意识想到、第一眼看到、未经思考的问题,就真的是那个要对症下药解决的真实需求吗?
就像《思考快与慢》里面提到的认知偏差:当面对难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即大脑天然会避开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被自动化思维影响找出最省力的解决方案。
当别人指出“banner标题不够突出”时,只针对这个层面去思考,最简单的就是“放大字号”。
但导致「不够突出」是指「视觉」而是「文案吸引力」呢?如果是后者,无论如何放大标题的字号,都仍然不够。
因此,不要吝啬于花时间研究关键/本质问题是什么,这或许是真正解题的开始。
2. 如何定义真正的问题
课程里对问题的定义就是R2(理想结果)与R1(现状)的差距。
初看感觉似乎问题也没那么难定义啊,但难的就是R2(理想结果)有千千万万且没有绝对的好坏,那如何评判、选择最合适的R2呢?
对此,课程提出了两种技巧,分别为5WHY法和360°审问法,其中我个人非常推崇360°审问法。
【5WYH法】
就是不断地审问初始问题的关键动机。因为正如上文所言,脑海里第一浮现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基于经验而「默认成立」的假设。
例如下图举的例子,初始问题的产生是想要公司公众号能发布一篇好文章,但经过层层的追问,会发现每一层的推理并不完全成立。
实际上经过追问,发现提问人对公司公众号运营的理想结果是促进销售,仅仅只考虑写一篇好文章是不够的。
【360°审问法】
看到这个技巧的时候,我真是惊呼太贴合职场的沟通场景了!
尤其是在内容营销岗位,既要满足领导对文章撰写的需求,又要向设计同事提出排版设计需求。
无论作为需求满足方还是提出方,总会遇到一个问题——提的建议太宽泛。例如:
觉得设计同事的排版没突出重点,说不好看显得主观,具体说怎么改又因为不专业被鄙视审美有问题。
领导给自己的写文章提出的建议就是“太平淡,再改改”,继续追问有没有具体意见,领导只回复“再想想”,对此完全无从下手。
这种建议(即理想结果)都是很宽泛、抽象,且不同岗位的人在自身专业背景下,对事物的理解角度都不同,导致实际沟通很难有结论且往往变成无效的争吵。
这个360°审问法的价值就在于给出一个通用框架,可以让所有不同背景的人在同一个框架下讨论——如何“将抽象问题拆解成可感知的具体问题”。
以后有人提出文章太平淡,就可以逐步引导对方给出更具体的思路,例如具体哪一个因素平淡,对方认为有趣的标准/例子是什么。
同样,在给别人提需求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去细化自己的具体意见,如给设计师反馈建议时,不要再一句“我觉得不好看”或者“指手画脚要怎么设计”。从内容传播的目的、可参考的例子去探讨,设计师才能真正Get到你想表达的需求。
有效的沟通除了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也要主动踏出一步去理解别人。
第二步:分析问题
1. 什么才是分析问题?
找到真正问题后,接下来是找到对应的结论。似乎一切都很顺理成章,甚至会自认为已经分析过问题了
事实上,「分析」这个过程完全被经验塑造的「惯性」完全取代了。
以「banner标题从视觉上看起来不够突出」为例,来看看两种思路的不同:
A. 直觉结论(没有分析):看起来不够突出,那就加大字号。
B. 理性分析:
① 视觉上的突出包括:
- 字号大小。
- 颜色对比度。
- ……
② 选择哪一种调整的标准
- 不影响其它元素的展现
- 不破坏原有设计的布局
- ……
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当找到问题后,我们基于习惯快速得出某个“显而易见”的解决对策或许是对的——仅在这个问题跟过去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前提下成立。
然而不同问题的背景、场景、限制条件总是千差万别,大脑却依然习惯倾向找一个简单的答案和捷径,缺乏理性剖析的猜想,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偷懒。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管理层会出台一些反人性的制度——比如避免上厕所刷手机,就粗暴地给上厕所计时。这就是缺乏分析能力,只会从最简单的表面去找对策。
什么才是分析呢?L先生分享了一个流程,简单而言就是:找出所有可能的原因→检验哪些原因成立→找出最关键的。下面重点讲讲WHY Tree,即拆解原因。
2. 分析包括拆解元素+梳理结构
分析这个词想想真的很玄妙,从字面上意义而言,就是将整体拆解成局部即可。
按照金字塔的MECE原则进行拆解似乎不难啊,但实际上能否厘清元素的组成结构也很重要。
上化学课的时候就学过同是碳元素,但结构不同组成的物质特性差异极大——软乎乎的石墨和硬梆梆的钻石。
那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我个人理解的「结构」可以指内在逻辑、重要性排序、组成形式等。
例如:
内在逻辑:AIDA理论模型的每个环节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诱发兴趣)→Desire(刺激欲望)→Action(促成购买),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
重要性排序:品牌年度推广10个项目中,哪些时最核心的,对今年KPI贡献最大的,哪些是次要的?
组成形式:制定内容营销策略的时候,应该是以客户类型还是使用场景来划分?
拆解元素是【分】,找到结构是【析】。整合成一句话就是「以一定结构来拆解元素」,才是分析的过程。
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你策划了一个推广活动,或者你能想到20类活动内容,但对达成某一推广目标而言,需要分析出核心与次要。例如有些是基础工作(没完成活动都无法展开),有些是雪中送炭(为活动效果贡献80%作用),锦上添花(可做可不做)……
那或许有人疑问,分析结构和逻辑是否按自己想法来定就行呢?
答案也是“没那么简单~”。因为许多理论模型都是需要通过科学定量、定性分析进行归类归因。
所以通常我们都会选择现成的工具模型来分析问题,包括L先生的课程也分享了一些常见的商业模型(见图示)。一方面节省自己拆解梳理的时间,一方面也是大师们已经通过研究排除掉了无意义的内容。
那理论模型是直接套用就行吗?
3. 先理解分析工具的逻辑,才能避免生搬硬套和无效的结论
网上一搜关于营销相关的分析工具和模型,轻轻松松都能搜出二三十个出来。但如果只是直接套用分析,会发现结论都很表面、千篇一律,甚至这个理论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环境了。
在以前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战略地图」这个工具来为客户分析业务的战略路径。
战略地图分四个层面:F(财务目标)、C(客户价值)、I(关键流程)、L(所需资源),具体如下:
① 根据企业财务目标找到实现利润的人群。
② 这些人群的需求是什么,产品能提供的价值。因为满足了这些需求,客户才会贡献利润。
③ 为了创造这些客户价值,需要完成哪些项目工作。
④ 为了实现项目效果,公司还需要提供哪些内部资源。
⑤ 标注出每一层个元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哪些项目支持哪些客户价值。
看着很简单,直接套进去逐层填充内容即可。但在没有充分理解战略地图这个工具诞生的背景、内在的逻辑情况下,就会面临着以下问题:
「怎样判断这个战略地图是合理的?」
「不同层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连线越多越好吗?」
「每一层的内容怎样选出最核心的?」
……
这些问题才是使用工具分析的关键,没有厘清这些逻辑,那这个工具就只是一个让内容排版起来好看的框架,而无法起到帮你分析的作用。
三、总结
学习这一章的时候,总会想起工作时对应的场景,尤其是项目会议时大家对一个问题吵得脸红耳赤。
回想起来,很多时候都是大家对问题的定义都没达成共识,就赶紧开会商讨怎么解决,或是做策划案的时候,也没分析清楚就开始定方案。
出发前觉得做太多准备浪费时间,于是总是急急忙忙的想要出发,走到半路却发现选错了路,重新出发时,耗费的时间并没有比做准备时的少。
但我们是真的没想过好好准备——想清楚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的逻辑吗?
不排除有些问题确实想太多不如先执行试错。
但也必须承认,有部分原因针对就是因为“大脑太懒”。当问题太复杂时,惯性思维就是不愿意停下来想想。
大脑爱省力是漫长进化过程中的选择,但或许我们也应该多哄哄它,让它别那么怕麻烦吧~哈哈
四、附录:思维图
请在电脑打开,避免手机端清晰度被压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