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最近在观察自己时发现,这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特别明显。
一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通常以两种情况结局:
要么一鼓作气,一下子做完。
要么再而衰,被搁置了,再次提起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好像自己总有那种终点式思维,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总以为这件事情完成了就再也不会有后续了。
就拿读书与写作来说,如果一本书没有连续性的读完,搁置起来再次开始读的可能性就特别小。
再比如写作,虽然目前公开在网络上也有十几万字了,但只有自己知道,没公开没写完,只打了草稿,或者只有个想法打算开始动笔却搁置起来的文字似乎也不少。
虽然自己心里很清楚,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要保持节奏,要有耐心,人生只是一个节点连着一个节点,不可能有所谓的终点,如果有,只能是死亡,成功只是一个节点,一个状态,往后肯定还有更多的事再等着自己,但这依然没能阻止自己终点式思维的肆意蔓延。
就像写作,每当完成一篇,就长出一口气,再次开始写就又是好几天之后。
做事总是缺乏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更多的是外在的客观驱动,自己主动性明显还是差很多,自己更多的是被“恐惧”支配着。
恐惧自己没有前途和钱途,于是奋发努力。
只有自己知道,这样的状态不可持续,这样的状态让自己过得很痛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还是有终点式思维在作怪,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想着一夜暴富,想着一鼓作气,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
明显不可能发生的嘛。
2.如何才能让自己有持续的动力?
针对自己要么一鼓作气,要么搁置起来的特点,尝试了一下小步快跑的做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件事情拆解开来,从大到小,每一鼓作气完成一件小的事情,就先把它搁置起来,再一鼓作气完成另一件小事。
日积月累,不很明显做成一件大事了。
比如写作,可以每天就写一点点,这样自己也不会有大的负担,简单写一写,记录一下也并不是一件坏事,长此以往,自己就不会恐惧写作这样的事。
再比如看书,每天看20分钟,或者只看20页书,这样的小目标,简单易行,并不会有大的压力存在。
但,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事,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有不小的成果。
就比如,之前只是七天写一篇,一年过去了,也写了十几万字。
所以,起步时,步子要迈小一点,调要起得的低一些,要不然压力太大,一下子就会从入门到崩溃。
关键的关键,不在于把目标拆解,逐步细化,重点在于任务一定要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反馈,自己能持续的做下去,不至于一下子崩掉。
先完成,再完美,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3.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打磨,不断锻炼的结果。
就比如,锻炼身体。
作为忙碌的成年人,工作中的螺丝钉,总是在不停地转啊转,忙碌到没有自己的时间。
都知道锻炼身体好,但到自己时,就开始为自己开脱,忙碌,没有时间来锻炼。
“我也想跑步,可我哪来的时间啊?”
事实好像不是这样,自己总是走入误区,以为只有抽出特定的时间来跑步才算锻炼身体,除此以外,都不算锻炼。
最近一个词挺火的:种子习惯,微习惯。
我的理解不仅仅是这个习惯很微小,容易坚持,
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种下一颗希望,以期收获甜甜的果实。
还是以“锻炼身体”为例。
在快节奏中的工作生活中,忙碌到总是没有自己的时间,是不是就真的没法锻炼了呢?
我的理解并不是。
中学物理上有两个词叫“串联”与“并联”。
有些事情,必须先完成一,才能完成二——这就是串联。
而有些事情,可以是一边完成一,一边完成二——这就是并联。
很明显,锻炼身体也可以是并联。
很早之前,听一位年纪特别大的教授做讲座,那位教授告诉我们,虽然他心脏已经做过搭桥手术,但精神状态依然特别好,而且每天精力十足,也没有刻意的去锻炼,用的方式是“以静制动”。
站如松,坐如钟
表明看起来,他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他的内脏器官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运动,这也完全没有影响到他忘我的工作。
这就是并联的做法呢。
难吗?
好像并不难,你坐在电脑面前,挺直腰背,你在写字时,保持良好的坐姿,或许刚开始会不舒服,但是长期持续下去,即使你没有专门的时间来锻炼身体,你的身体也会比一般人好很多。
4.认识自己、调整自己、修理自己、磨炼自己
这是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的一些文字,分享给大家
认识自己、调整自己、修理自己、磨炼自己,这几个字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我已经是一个50几岁的人了,现在还经常修理自己,因为我经常能发现自己的毛病,而且有些毛病很顽固,修理了十年都没修理过来。
我有个非常好的企业家朋友,云南人,成就很大也非常有境界,他抽烟抽的厉害。有一次我说,你抽那么多烟干吗?戒了它吧。他不说话,我说你戒不了吧!他说我就没想戒,我想开了,想抽就抽吧,人生就这么活吧。他说,想戒怎么会戒不了?一个男人,如果连烟都戒不了,还能干成啥事?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连烟都戒不掉,连游戏都戒不掉,连熬夜都戒不掉,连懒散都戒不掉,就这么一些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追求成功?
但事实上,这些小事,确实很不容易做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和修理自己是非常难的事,比了解社会都难。如果你在调整自己、管理自己方面不当真,放任自己,那你就少扯谈什么人生追求和成功了。喜欢打游戏你就打吧,愿意喝王者农药就喝吧,总是懒散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懒散去吧,玩一辈子玩到死拉倒。如果你真的是这么选择了,倒是可以,你想明白你的人生就是要这样,那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探讨成功前,首先要想一想该如何管理自己。李嘉诚说,很多人的人生失败,本质上是自我管理上的失败造成的。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是职场第一个十年的重要任务。
小结
一鼓作气,好像并不是一件坏事。
目标拆解开来,不断地“一鼓作气”,似乎也会有不小的收获。
每天的时间精力有限,尤其是有效有精力时间,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大约就是5-6个小时,如何更好的利用起来。
我想,更多的用并联的方式会让你进步更快一些。
最后的最后,认识自己、调整自己、修理自己、磨炼自己。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
有些时候,如果不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可能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据说有这样的学习金字塔,留存率最高的是将你学到的教给别人。
如果你能给别人讲清楚,那肯定你也懂得很透彻。
如果你没有任何人可以教授,不妨就教自己吧,用自己的话把你所学写下来,任何时候你都不会忘了你学的。
写作的魅力也在于此。
目前,我与11000+的全球战友一起践行写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扫码加入,一起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