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 (943-约 962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一、董源简介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源又作元,字叔达。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因曾任北苑副使,故画史称其为董北苑。董源擅山水,亦能画牛、虎、龙、人物等。其山水画分水墨、青绿设色两种面貌,尤以水墨山水成就最高。其作品多描绘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江南景色,并用披麻皴和点苔法表现草木丰茂、秀润葱郁的江南山峦。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这种新画风为稍晚于他的巨然继承并有所发展,后世遂以董巨并称。
二、董源-艺术风格
董源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董源能作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艺术积累、地理条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环境促成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政权更迭频繁的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稳定得多,南朝于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础在南唐发挥出一定的作用。董源在北宋中、后期,首次受到沈括、米芾、苏轼等文人的推崇,他们深为董源真率潇洒的笔致所折服。董源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是因为这些文人画的开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放达和潇散的审美趣味,而董源山水画的艺术内涵正在于此。
三、董源-个人荣誉
董源今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龙宿郊民图》等传世。董源的水墨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坛上占有主导地位。
董源成为南方山水画派之首创者,与李成、范宽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又与荆浩、巨然、关仝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
四、董源-传说轶事
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和写景艺术的高超。
还有一次,忽然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京都呈现出一片银白的世界。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并召来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和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这幅画中直接描绘雪冬之景的。他胸有成竹,临阵不慌,放手对景勾画,将积雪压竹、丛林寒瑟的景象传神地描绘出来。这次活动和《赏雪图》被北宋的美术评论家郭若虚记述在他的《图画见闻志》里,遗憾的是该图已经无法见到了。
作品欣赏:
《潇湘图》,董源,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卷》是董源的代表作品。“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潇湘”也泛指江南河湖密布的地区。这是一幅描写人事活动的山水画,画家以江南的平缓山峦为题材,取平远之景,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江上有一轻舟漂来,江边的迎候者纷纷向前。中景坡脚画有大片密林,掩映着几家农舍;坡脚至江水间有数人拉网捕鱼,赋色鲜明,生机盎然,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全卷以点线交织而成,以水墨间杂淡色,汀渚的横向线条显得舒展自如,披麻皴和点子皴构成了山峦的横脉和蓬松起伏的峰峦,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为了表现透视的深度,山峦上的小土丘自近至远由大渐小、由疏渐密,墨点也有疏密浓淡的变化,显出密密杂杂的远树势态。同时,以淡点代染,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濛之感,在晴岚间造就出一片片淡薄的烟云,山林深蔚,烟水微茫,潮湿温润的江南气候油然而出。山凹处留出云霭雾气,造成迷蒙淡远之感。近处的树木,同样用点子来表现,但点子形势所赋予的形象却变全树为茂叶,林木成排而列,远近高下参差,林中隐约露出渔村茅舍。芦苇画得稍纤巧,但仍不脱印象的意味。点景人物用白粉和青、红诸色,凸出绢面,明朗而和谐。整个描绘,远看近树、远山历历分明,近看则全是点子,令人眼花缭乱。水面计白当黑,但通过坡岸、山坳的盘折穿插、浓淡变化,使它的形态和色相产生深沉、清浅的变幻,山清水秀,具有十分醉人的艺术魅力。
此卷上有董其昌跋三、袁枢跋一,王铎跋一。有“袁枢私印”(重一)、“袁枢之印”(重一)、“睢阳袁氏家藏图书记”。明“袁枢鉴赏”书画之章、“袁枢印信”、“伯应”等印记。
董源 龙宿郊民图 绢本 设色 156×1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龙宿郊民图
《龙宿郊民图》描绘了居住于江边山麓的民众庆贺节日的情景。
画家在这件幅阔近于正方形的立轴上,采用“平远”的构图:从画面右下的近景开始,将土坡由下向上层层叠架,与中景的峰峦连成一脉。而山的两侧,右为山坳谷地,有小径通往后方;左为曲折蜿蜒的河流,切割左右两边的矮丘、沙洲或坡陀,一直延伸至画面上方的远景,全幅展现江南一带平远旷阔的景观。
这幅画原来叫《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未知何意。后为董其昌所得,董其昌大力提倡南派山水,尤为喜欢董源的画。他先后得到四幅董源的画,就把自己的堂名叫做“四源堂”。他鉴定此画是董源所作,并改名为《龙宿郊民图》。启功先生认为“龙宿郊民”应当理解为“太平时代首都居住生活的幸福之民”。董源是五代时南唐的画家,那么,他所绘之景,应该是南唐京城建业(今江苏南京)郊外长江边的景色。
画家以“长披麻”皴描绘土山疏松的质理,画树干和枝叶则用浓墨勾勒、点染,增加苍茫浑厚的气息。山用披麻皴,很好地表现了江南土山的特色,而矾头则用空心点皴,突出其质感。这两种皴法,被后来的山水画家经常使用,但最早大量使这两种皴法的,是董源。在石青、石绿和赭石等矿物颜料下,可清楚见到水墨的痕迹。丰富的笔触变化,混合著古雅的设色,这一类风格,对徽宗画院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有明显的影响。
本幅所绘的山川风貌,不作重峦绝壁、崭绝峥嵘之势,而是浑圆秀润的优美景致。山顶多矾头,点缀浓密的苔点;林木郁苍、劲挺,富有生意,这些皆是典型的董源风格。此外,峰顶留白,只以石绿和赭石敷染,乃是以颜色捕捉自然之景,如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虽形体细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饶有趣味,《龙宿郊民图》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
夏山图
夏山图
夏山图
《夏山图》展现了江南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林木繁茂的夏日景致,画中绘有许多辛勤劳作的山民和家畜,洋溢着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
本卷无作者款印。明董其昌根据《宣和画谱》的记载定名为《夏山图》。有明董其昌三跋,清徐渭仁、戴熙、潘遵祁等跋。钤有“长”朱文印、“黄琳美之”朱文印、“袁枢之印”白文印、“明袁枢鉴赏书画之章”朱文印、“徐紫珊鉴藏”朱文印、“徐紫珊秘箧印”朱文印、“上海徐紫珊收藏书画金石书籍印”朱文印、“黄芳之印”白文印、“星沙黄荷汀鉴藏书画印”朱文长方印、“咸丰丙辰后黄氏所藏”朱文印、“庞元济书画印”白文长方印、“虚斋珍赏”朱文印、“吴兴庞氏珍藏”、“虚斋至精之品”、“庞莱臣珍赏印”、“虚斋审定”、“虚斋墨缘”、“莱臣审藏真迹”朱文等三十六印。曾经南宋贾似道,元史崇文,明黄琳、袁枢(袁可立子)、董其昌,清齐梅麓、徐渭仁、黄芳、沈树镛,近人庞元济等收藏,流传有绪。《古今画鉴》《清河书画舫》《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虚齐名画录》著录。
画家取全景式的横向构图,从“高远”取景,郁郁苍苍、朴茂华滋,浓厚朗润的山色与远近相形、虚实掩映的空间感是此画的两个重要特点。图中央是起伏连绵的山峦,上部是一道一道的山峦,由近向远逐渐推展开,山峦与沙碛都同中央的山峦相平行的。图的下部水面空阔,一道道沙碛和坡丘在水上和岸边延伸推展,沙碛与河岸之间,两人泛一叶扁舟顺水漂荡,岸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似有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图中所绘杂木或顾盼有姿,或静穆伫立,形态各异。远山的体势、脉络起承转合得自然分明,峰峦起伏平缓,坡丘相抱,山势在聚拢和延展中作有节奏的变化。为了加强画面的纵深感,画家在图中虚处绘出流动着的烟云和溪流。
此图以水墨为主,设色清淡。除了树木、人物、屋舍、小桥的勾线凝练外,山石的勾、皴的线条被淡化。峰峦圆浑,显现南方山水的“土复石隐”,先作淡墨的短披麻皴,然后反复以淡、浓、湿、干的笔墨点垛雨点皴,淡墨积染,厚重润泽,苍莽华滋,营造了夏景的郁郁葱葱,也树立了元代后期王蒙、方从义、赵原等探索笔墨苍莽,意超象外画风的先例。这确实对应了北宋后期米芾对董源画风的阐述:“董源平淡天真多”“率多真意”“不装巧趣,皆得天真,……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
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被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江南夏日山水景色,山势重叠,缓平绵长。草本丰茂,江水秀润,云雾显晦,在董源之点染皴擦中尽显,宋人评其画作时认为“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
展卷右起,是平静的水面,中远处有一细长的小洲,稍近处浮一渔船,渔人悠闲作业。视线慢慢左移,出现了似“犬牙”的洲渚,坡岸平缓,冈峦起伏,山头多作圆形,草木蒙茸其上。再往左,呈现出“蟵洄”错落的洲渚,树木繁茂,房舍掩映其间,偶见劳作的农人。垂柳依依的滩岸上,一戴青冠的红衣人正在招呼驶来的渡船。
从近景洲渚往远看,是一片平滩,平滩后面是更远的、起伏连绵的洲渚。空气湿润,山形朦胧,整个景象与米芾所言“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柯九思所说“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完全相符。
作者选取江南渡口之景,江水蜿蜒而过,在群山中时隐时现。使山体结构变幻无穷,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此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潇湘图》在画法、风格上颇为相似,卷高尺寸完全一样。有的学者据此推测说,这两件作品原本是一幅画,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裁截分开了。辽宁博物馆名誉馆长、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不这么看,他说的理由是:此图“自有起讫,首尾完好”,而且二图有所不同——《夏景山口待渡》的“具体描绘”要比《潇湘图》“复杂得多”。
明代董其昌此卷的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元代鉴定家柯九思在卷后题:“右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又入元内府,钤有“天历之宝”朱文印记。后历经明项元汴,清耿昭忠、索额图、清内府收藏,俱钤有鉴藏印记。
《寒林重汀图》,董源,绢本墨笔淡设色,纵181.5,横116.5厘米,日本兵库县黑川文学院藏
《寒林重汀图》绘溪渚小丘,溪水回复,重汀辽阔。洲渚间,依小丘筑有一间间的屋舍,林木环绕,时值深秋初冬,大部分树木的树页已落尽,仅余枯枝,一派江南清旷而萧瑟的平远景色。这与画史所述董源山水“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的画风可相互印证。图中的小丘用披麻皴,远处的洲渚则用长线条横皴,其间用笔点染,以示丰茂的水草。在笔墨上兼有《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的一些特征,而又不完全相同,用笔较《潇湘图》等图豪纵、粗阔。此图无款,诗堂上有明董其昌题“魏府收藏董源画天下第一”。
《寒林重汀图》描绘的是隆冬时节的江南景色。图中山丘静穆横卧,水汀幽深绵延,落尽叶片的树木无言挺立,纤纤芦苇瑟缩于风中,溪上小桥空寂清冷,掩映于荒丘寒树间的屋舍阒无声息,所有景象构成一个萧瑟凄清的无人之境。作者在彼岸坡丘旁以大笔横拖皴出重重的沙汀,气势浑茫厚重,这样又有别于此岸的芦苇萧萧、水流缓缓,又从格局气势上打破了平均状态。两侧的坡岭、树木、沙汀、屋宇等似同实异,彼此呼应,使静态的图画具有了内在的动感。此图山坡以披麻从坡脚上皴,由密而疏,直至坡面方留空白。又于山坡起伏处加上苔点。
此图表现江南水乡风景。画中下方以重墨擦染沙岸,细笔勾绘芦荻, 中部坡陀上寒林丛中露出村舍板桥,远方溪水对岸亦绘山丘村舍,再远处溪岸重重,延伸至画外。整幅画面以湿墨擦染而出, 予人以一望无尽之感, 是典型的董氏水墨江南景。 因此称其画为“天下第一” 的董画。图中皴笔以方折增强动势,粗阔劲健,苔点则兼用渴笔、焦墨、乱锋,运笔迅疾。力量劲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和逸趣。在堤岸画法上,作者以长披麻与碎笔乱点结合,为画面带来了节奏感和运动感。汀渚则用长披麻湿笔平拖,具有酣畅浑朴的特点。
《溪岸图》,董源,立轴,绢本设色,纵221.5厘米,横110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溪岸图》描绘的是当时隐士的山居生活:两座山之间的山谷,有溪水曲折蜿蜒而下,汇成一个波纹涟漪的溪池。池岸有竹篱茅屋,后院有女仆在劳作,篱门前有牧童骑牛,小道上有农夫赶路,一亭榭伸入水中,高士倚栏而坐,举目眺望,神态极其悠闲,其夫人则抱儿与仆女嬉戏于旁,一派平淡然而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屋后山腰有悬泉拾级而下,至山脚汇集于溪池。水流及涌波以细线勾画,一丝不苟,犹是唐人风范。
《溪岸图》山石以淡墨勾、皴,重在以淡墨层层渲染,很少加点,而用浓墨染山石之交接处以醒出结构。山体均不高峻,而其形态,则似大浪涌起,数座山峰齐向左似排浪涌动,这却是前无古人的。浪头之崖巅,前后堆叠,望去隐约有“矾头”之形态。而向下的悬崖,则似侧倾的浪谷。本画高超过2米,宽超过1米,以立幅构图的形式表现了山野水滨的隐居环境。此画的左下有“北苑副使臣董源画”款识,钤有“天水赵氏”及“柯九思印”,及近人张大千、张善孖诸藏印。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购藏这幅古画之前,特举办了一场有关此图是否董源真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结果是悬疑频出,有人甚至提出要重新修改中国绘画史。研讨会总结的三方意见:一是认定为董源真迹,并以此否定一切现定为董源的作品;二是以为未必,但至少是北宋作品;三则直指为张大千伪作。但毕竟时隔一千多年,举证艰难,无可确论。之后,大都会博物馆为此幅作品做热释光测试,检验结果是北宋时代,但是否是董源的真迹学术界依旧争议不断。
《江堤晚景图》,董源,图轴,绢本设色,纵179厘米,横116.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堤晚景图》为张大千先生遗赠,这幅画据张大千先生的考证,订为董源的作品。史载董源“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北宋时,也是以青绿山水得名,且山石作披麻皴,都是董源风格的特征。画中绿波粼粼青山高,酒帘静处马蹄轻,一片春意骀荡。
《洞天山堂图》,董源,绢本设色,纵183.2厘米,横121.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洞天山堂图》此画无款,图绘白云吞吐飘浮于山间, 山谷中松林茂密,清溪流淌,隐露楼观,境界清幽,鲜明地表现了世外仙境。画幅右上楷书“洞天山堂” 四宇, 点明了全画主题。诗堂有王铎跋语:“神理气韵,古秀灵通,入于口微,董源此图,当属玄化,丙戌端阳后二日题于琅华馆。”故此遂被定为董源手笔。然此图笔墨苍劲,景色茂密,云朵以白粉染绘,与董源之淡墨轻岚颇不相类,更近于1 2世纪后之山水画风貌,按金代很多山水画承袭董、巨而有所变化,故拟此画为金代之作似更为恰当。
《洞天山堂图》中,厚厚的白云拥抱着巍峨的群峰,深沟巨壑中,山道弯弯,涧流清澈。山林白云深处,阁楼显露峥嵘,如此美景可谓别有“洞天”。此图用笔坚实,用墨浓重,山石以长皴短点相间,再复加染以浓重墨色,显出一种浑雄苍郁的气派。此图画山谷间白云弥漫,涧流清驶,林木摇曳,楼台隐约,造景幽深雅静,与画幅上所题“洞天山堂”四字颇为切合。本画无款识,清初王铎题为董源之作,不知何据。从全画布置创意看,所画景山物范围已比北宋全景山水缩小,近于李唐《万壑松风图》的体制,其时代应相当于南宋。但图中所画宫室的特点又非南宋而近于金元,故此图更可能是金代作品。
董源 风雨归舟图轴 私人藏,伪,清人画
董源 晴岚飞瀑图轴 弗利尔美术馆,清人摹本
青绿山水
感谢收看,阳阳说画致力于为您呈现精美画卷。
欢迎收藏转发,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敬请关注“阳阳说画”,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