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朱一龙,因为知否里的齐衡。
初到盛家学堂,他演的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少年郎,那时候我觉得他稍微清瘦了些,与齐国公家的独子似有不符。
可他上课偷偷看明兰的眼神喜悦,笑容温暖,
被推拒后的尴尬但依然坚持,
为等待心上人下课,为看到她找些小小借口,
为她把紫毫送于别人的微嗔,埋怨,烦恼,
为她绣在护膝上的那对元宝而笑出语,
为求娶心上人而小心翼翼又硬着头皮提出又争辩的那种羞涩与勇气,
以为父母同意而心愿将成的那些惊喜,那是拥有她就拥有全世界的幸福有你。
这一时段的齐衡,就如同科考时他的文章,锦词绣句,繁花烂漫。
亦如同阳春三月的杏花,微微淡淡的香,眉目含着春,却不知杏子酸苦,完全是初恋的味道。
于是我对自己说,瘦有什么?演得好就行。
第二阶段,自然是有情人终成兄妹那段戏。
母亲派人传唤,虽然已知应允,但依然欢欣沉不住气地小跑进门,急急问安,落座,长吸一口气。
我是看过原著的,里面写的是才入学堂时郡主便已过来认了亲,并非有情。
所以到此我开始震惊于他的演技。
别人都有妹妹,偏你没有,衡儿,
明知母亲要说什么,却粉面含春佯装不知,眼神温柔地扫过日思夜想的那女孩,母亲你要说什么?
何不把他们当成你的嫡亲妹妹来看待呢?
愕然惊醒,笑容散去,什么嫡亲?
礼我都带来了。
眼看他人去取,急急站起转身望去,却无法跟随,或者跑出去。是的,我第一次体会到礼法里面的体面这个东西。
你亲手拿过去送给妹妹。
坐着不起,是不甘,是抗拒,是心碎,是不屈。
六丫头是唯一养在我身边的,就是她还没有嫡亲的哥哥,若得小公爷做哥哥,那,可是沾了光了。
成人的世界就是这么针锋相对,你一言我一句地杀死爱情。
可是他微润的眼睛,微动的嘴唇,两次将说未说出口的话,似乎真的是疼到了我这个而立之人。
明兰薄草之姿,何其有幸。那个人缓缓起身,没有痛苦,没有迟疑,那双素手若柔荑,没有颤抖,没有无力,等待着葬送爱情的南珠,仿佛同自己和他都没有关系。
齐衡眼里起了雾,看不清她的表情,可是听到了她的声音,原来这世间,坚持的,只有他一人而已。于是他无助,他失望,他难过,他疼痛,费力扯过那盒子,却因情绪而无法轻易推开那盖子。
这是含义何其悲痛的礼物,可是母亲趾高气昂怒气威威,可是你愿意共度此生的那个人,她连头都不抬,也没有叹息,也没有泪落地。
也许这就是命吧,也许她并不是全心,那就这样吧,不舍又如何?看着她走过去,看着她放在她手里,她抬头,没有光,没有怨气,没有失望,好,终究是你一个人的一场戏,可你还是难过和自责的,不是么,你眼里的泪转了转,因着男生而无法落地。她嘴角的笑容平淡安然,没有难过和语气。
都说侯府的公子跋扈无邪,所以表情在脸上,疼痛在身形。
都说五品官家的庶女本无太希翼,还会藏真情。
许是如此吧,至少我这个木头人,看了多遍,哭肿了眼睛,确认了朱一龙的演技。
后来还有很多事,
他乘船追她去,急急跳上马车的乱步,双手微抖送出的那个女娃娃,说不出口却又非要说的那个男娃娃,那种小心翼翼的绝望和希望,让我看到那手里有颗针扎了孔的心,双手拱于她,可她还在犹豫。
后来就是绝食时见她的苍白无力,和那只去牵她衣袖的手,还有摸摸她头发的幸福安然,眼神躲闪,不惦记你,我怎么熬得下去。
这段戏让我这个嫁了三年初恋,几年婚姻无争纷的人,竟羡慕不已。恨不得时光穿梭,再恋爱一回。
最后的故事太疼痛(于我就是最后吧),无法再刷一遍,无法再忆,也许,正如他人所说,最痛是无感,最方是无形吧。
一夜之间知家族疮痍如山河变故。
一夜之间儿女情长死于皇权世族。
一夜之间娶她还是舍她,终成负心汉。
一夜之间婚书里言明,娶了他人做妇。
一夜之间懂得的人已死,再无话,可与他人诉。
沧桑,厌恶,礼节,掩饰,心死。我在这个人身上,看到了太多。
后来再没有用心看过这部剧,对妻子的无奈和克己守礼,中举后再同母亲提的那两行泪,和被冷言驱逐的那份惊异,焦急,失落,小心。独行于闹市,无力,无神,无心。
这些都是偶尔听朋友提起才淡淡看过一回。
这个故事于我而言,就到此为止了。
理智点,我觉得更该关注他的演技。多看他的戏吧。我想到此为止,我算是路人粉一枚了。
多说也无趣,多争也无益。其实朱一龙的事业,正如齐衡自己吟的那首诗:
柳叶吴刀绿,铅华半未成。
虽然很火也有演技,但要成大器,还需要假以时日,勤恳磨练。
这一点有胡歌在前,愿朱一龙好好学习。
老子在《道德经》曾说,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所以朱一龙,请安静努力。
云南的玫瑰园最艳丽,却是因那里有艳阳和风雨。
太平洋的水最碧绿,却是因那里最安静无人去。
故园虽多雨,但还愿逆花解意,不摧残你。
江湖谁独立?也还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心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