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Alan Cooper (《交互设计》的作者)的一次关于人物画像的培训。在用户研究和产品设计中,人物画像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 不同领域人物画像的混淆:市场 vs. 原型 vs. 产品设计
- 对如何生成人物画像的过程理解不清
- 用研人员生成人物画像后,如何将结果和团队沟通
- 在整个产品周期中,如何使用人物画像
计划通过三篇文章回答这四个问题
- 产品设计人物画像的定义和价值(1)
- 通过案例介绍生成人物画像的过程(2)
- 如何使用人物画像(3.4)
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介绍什么是人物画像和它能带来什么价值。我在测试这篇文章的反馈时被问到一个好问题,文章的结尾会回答。
创业公司需要人物画像么?(缺钱,缺时间,缺人)
什么是人物画像?
人物画像:通过用户研究过程产生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代表一类用户,里面要有目标,需求和兴趣。
原型中的人物画像
在真实人物研究资源不满足的情况下,通过假设的方式产生的人物画像
产品设计中的人物画像
数据基于田野调查和真实人物访谈,重点在于用户目标,目前的行为和喜好倾向,在与产品交互中的痛点
田野调查:研究院通过观察用户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总结规律。
好的人物画像有哪些特征?
- 可以反映研究观察总结出的一类或几类模式(pattern)
- 重点在于用户目前的状态而非将来
- 真实的
- 描述一种有挑战的(但可能达成)目标
- 含有能帮助开发设计团队理解用户的背景信息
- 背景
- 行为
- 态度(有时候是用户的一句话)
- 需要
- 痛点
- 目标和动机(比如销售经理张浩在使用携程订票时目标就是省时间,修改方便,保证可以准时出席重要会议,从而可以升值加薪)
注意事项
产品设计应围绕一到两个主要的人物画像,而不是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引用Cooper的一句话
让你主要人物画像高兴,第二主要的人物画像满意”(delight your primary persona and satisfy your secondary persona)
人物画像的价值
如果不使用人物画像会怎样?
- 客户有新需求,产品设计随之改变
- 团队中不同人对目标用户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导致:
- 为“自己”设计(设计师,CEO)
- 为假的用户设计
- 无法在产品功能优先级上达成一致(应该优先满足哪个用户需求)
- 整个团队在为用户根本不会使用的功能上耗费时间
人物画像产生哪些价值?
- 被用来验证或者否定决策(否定的情况更多)
- 帮助我们制定功能优先级
- 在产品设计评估中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创业公司需要建立人物画像?
我认为有必要,人物画像帮助解决了一个最最基本,但是需要在所有产品设计开发开始之前就需要被回答的问题:谁是用户?她有什么需要?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就开始设计开发产品,那很有可能开发出的产品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用户。
案例分析
在下一篇会以挖财为例,介绍完成人物画像的过程,挖财的主要人物画像(primary persona).
网友评论